我也覺得一定要放給他倒!!!因為只有這樣做,才有機會讓車廠裡的庫存都拿來"清倉大拍賣",到時連不想買車的人可能棺材本都會掏出來買!! 到時人人有車,還怕無法活絡相關行業嗎?重點是:車商不願先放下身段,用合理價來出售.而期待納稅人伸援手......說到這裡就好,大家心中都有底!
硬是比你粗 wrote:我也覺得一定要放給他...(恕刪) 奇怪~~大家都嫌車價貴.我倒不覺得.國產F牌從去年1.6L..39.9萬到今年1.8L...49.9萬不夠便宜嗎??放眼近10年來..有1.8L的轎車低於50萬嗎?還AIR BAG, ABS都有勒!不過大家寧願多10幾20萬去買T 牌跟H牌的車!!然後再來嫌車價貴!?還有現在是全面的不景氣.政府勢必要有刺激經濟的動作!!放著爛..可能有更多人會失業.若是用減貨物稅的方式幫助車商..就像是薄利多銷的方式...只要汽車銷售數量能有效提升!稅收並不會減少阿!說不定還會增多.上下游的工廠若得以生存營業額增加..到時候增加的稅收也不少!!難不成要國內全部的工廠都收起來.像新加坡跟香港完全倚賴貿易(台灣也沒這個本錢)??我是覺得在還沒有確定的政策出來..幹麻一直潑冷水???
wayne36183512 wrote:奇怪~~大家都嫌車價...(恕刪) 您錢賺得多吧...恭喜您…。台灣的車很貴也不是新聞了,也許您忙著賺錢沒機會去看看國外的價格吧。而台灣也不是沒本錢依賴貿易吧 :(或許您可以指導一下小弟到底台灣差在那裡,不能依賴貿易,只能靠加工業?我們的加工跟製造業就比香港、新加坡強多了...不過到現在還沒有確定的政策,說實在的我也贊同您,覺得不應該澆冷水就是。應該要表達我們的憤怒讓政府知道不作為跟不知所措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政府。基礎建設還差一海,然後把錢拿出來叫大家拿去刺激消費,我有點後悔老實繳稅了。
我只有直接先給三個字~"救個屁"!1.干我屁事的政策又要花納稅人的錢的話我是百分百不會贊成...2.想要救車市.所以找了一大堆數字...什麼10年車多少量...又中古車銷國外又如何如何...一堆屁數字湊在一起變一個振興經濟方案的理由?3.現在的眾多政策其實只是一再突顯這波金融海嘯經濟衝擊之下只能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罷了!醫的好嗎?不是要節能減碳嗎?還是眾多政策以致債留子孫?不贊成+1
一二三木頭人 wrote:您錢賺得多吧...恭...(恕刪) 不好意思..表示的不清楚~我是說台灣沒本錢像香港或是新加坡...不靠製造業..光靠"進出口貿易"就能在國際上立足!!因為很多人覺得這些汽車工業倒光活該...好像以前賺多現在虧錢就該死!我是覺得政府能救就該救公司收了對這些公司財團說不定是種解脫..但對員工跟上下流業者的生計影響是很全面性的!難不成要回到4.50年前的農業社會??至於車貴不貴..光是貨物稅(25~30%).營業稅(5%)其他有的沒的就佔不少了!國內車價怎可能便宜~但比起10年前..原物料.人工都有漲...F牌的車沒漲反跌..大家不買.嫌車爛H牌T牌越漲越賣...若能有效提升買氣..政府降貨物稅並不會減少稅收...今年賣20幾萬輛..3年前賣50幾萬輛.稅收已經減少一半了....若明年能增加個10萬輛.貨物稅降10%...稅收跟現在也差不多!!不過我看還是算了~顧好自己比較重要~現在政府的滿意度不到20%..只要政府要做的事就有80%人反對!!
wayne36183512 wrote:不好意思..表示的不...(恕刪) 您這樣說,我也是贊成的。的確未必單筆稅金收得高,就表示最後的稅就高。但我倒是認為台灣比起香港跟新加坡來說,曾經我們有更好的條件可以發展貿易業的。但一連串的法令限制跟錯誤的施政以及歷史的折磨,讓我們錯失了良機。現在很多大外商的BUYING OFFICE都已經在別的地方了...。這點很令人心痛。我個人的立場其實很明顯是反對這樣的政策的...但我也不是說您的觀點一定是錯誤的。我相信我們都有各自的著眼點。我會有這樣的觀點只是很不甘心為何台灣的建設會落後到今天這地步,而希望政府把這些錢拿來好好的把該做好的地方做好,尤其是北市以外,台灣真的不會比第三世界國家的前段班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