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ung1105 wrote:
看了上面許多說法,其...
不同輪胎真有這麼大的影響嗎?(恕刪)
應該要這樣說 ~
如果四條都是新胎
那一般行駛的時候,感受跟差別都不會太大
但若是四條胎的胎紋都已經磨平,或是左右深淺相差頗多
那 ... 只要有一次面臨到會接近操控極限的時候
結果可能就是失控了
因為輪胎的胎紋,也會影響車輛行進間的操控性
胎紋越平的輪胎,抓地力的效果其實也越差〈不僅僅只有胎質對抓地力有影響〉
很簡單的小實驗:用同樣一台車,同樣的駕駛,使用相同品牌還有規格的新胎跟舊胎
當速度漸快後,胎溝越淺的車在變換車道時,車頭的指向性也會越差
但只要一換上新胎,相同的彎道中,可安全行駛的速度極限就高出很多
尤其是在下蝴蝶型的交流道時,感受最明顯
所以普利司通之前文宣曾主打該品牌的新技術 ~
讓表層跟內層採用不同材質比例的橡膠,以彌補胎溝變淺後所喪失的抓地力
當然 ~
所有的輪胎,都建立在一個前提〝錢 〞之下 ~
該怎麼做?其實應該很難有個定論
有錢,當然可以把自己的安全照顧的比較好〈雖然不一定每次都會用的到〉
但至少多了幾分安全的保障 ~
沒錢的?也只能將就 .... 能怎麼換?就怎麼換就好
畢竟 ~ 車子開了好幾年,連性能胎跟經濟胎的差異都分不出來的車主也是很多
但不管怎樣?輪胎的條件、狀況差時,就別賭自己運氣,還是開慢一點吧
ericlee5 wrote:
應該要這樣說 ~如果...(恕刪)
抱歉你說的還是不夠明白
有真的懂輪胎的達人嗎
不然其實有人提出若只有一人開車
其力距會影響
你看就像船一樣
若胖子都在右邊
那船不就會偏一邊
若轉彎就會翻船
我想他的意思是這樣
但你會說其實車不會影響這樣大
那就奇怪
變成自相矛盾
以後大家開車改開AUDI的中置引擎
是不是其實在3mm的胎勾
其實沒差
因為新胎也只有6mm
還有50%的紋路
應該夠吧
輪胎應該都有通過一定的標準
請問有人對材料熟嗎
英國的車一定有ABS
所以是會安全點
小弟以前在台開沒ABS的牛頭牌
三個月的新車
結果雨天在高速公路打滑
以後一定只買有ABS
最好還有ESP (?)
請問ABS的動作
是否就是可以控制不同輪胎的抓力
就像飛機一樣
若胖子都坐右邊
也沒聽說飛機會因為飛偏移
那是可以控制引擎出力來達到平衡
有ABS的車
也可以精準偵測單胎的狀況
再加以控制
所以輸出力道會是一致
所以就算輪胎狀況不一
就算輪胎不同牌
會深淺不一
只要勾紋最少還有3mm
都可以被控制
就像你若左右腳的鞋都不一樣
但你可以自己控制採下的力量
那就沒差別
不是嗎
小弟開車沒有很快
最多超車就用 100 mile = 160公里
然後一般都開85 mile = 140 公里
晚上又雨天只開 70 mile = 110 公里
因為小弟的車為四速自排
只要車速過70 mile
轉速就大於2500 rpm
很傷荷包
小弟認為應該是這樣
1. 平時狀況: 輪胎就算不一樣, 只要胎紋在3mm以上, 就可以控制與減速煞車
2. 警急剎車: ABS 會介入, 所以就算每個胎不同, 還是可以精準停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