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人集合在網路上,以為全世界就只有他們最懂車,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的選擇都是錯的……什麼叫做品質?品質跟鋼板厚不厚,耐不耐撞並沒有關係,沒能了解人家為什麼能把幾十萬元的產品賣的那麼好的真正原因,你們支持的車廠還是永遠不會進步的。對少數人來說,多數人的選擇成了刺耳的事實……台灣汽車雜誌算不錯了,明明一些車廠的車賣的很差,還不是每次報導都說這些車多有進步,車身剛性多好!而且也老是說toyota的車沒太多特色,如果你們真的有在看汽車雜誌,就應該想想,連汽車雜誌都在幫那些賣不好的車廠說話了,為什麼這些國產車還是賣不好?!
小天兵 wrote:
這篇就是蠻標準的反 T 鍵盤車手的文章

你知道 TOYOTA 保固內會叫你換什麼嗎?什麼叫被保養廠換過一輪?
這叫亂講話嘛,因為你也不知到底換了什麼,
搞不好只是換換機油及空氣濾芯而已就被你說的好像連引擎都換了一樣

接持專員說換啥就換啥?哪家車廠不是時間到就叫你換東換西的?
重點是……你 FOCUS 開快三年也只有正常保養,你怎知你的 FOCUS 過保後回廠不會被原廠要換東換西的?
每家都差不多啦,過保後就會開始叫你換東換西的了
等你車開個五年以上再來說會比較有公信力

為什麼?因為我家開過福特天王星及上上一代 Mondeo 各快十年的經驗告訴我…等過保後才是叫你換的開始啦

鍵盤車手 是指沒有車開的人吧 我都已經說手上focus三年的
你怎麼知道原廠保固內只叫我同事換 油跟濾心
不要以為手上有超過10年的車就很有經驗 我家第一代的mondeo 現在還頭好壯壯只是耗油點
原廠教你換 你就換嗎 像你說的每家都差不多 那也不見得T牌就真的都不會壞
所以你的RAV4 怠速抖動都是正常的 買前你也查過都沒問題才下手的
進口的都無法保證沒有問題 你還幫國產T牌護航啥

美麗之心 wrote:
心有同感的我、身為台灣人的我卻連在網路上說出這些想法都不敢。.(恕刪)


答案不就在你自己的po文中嗎?

你自己都不敢的事,你卻要有業績壓力的雜誌來做???這什麼邏輯?
asaman99 wrote:
連一個開放大眾留言的論壇都會因為批評某些車廠而被移文了。

你還奢望什麼?...(恕刪)


這位大大提出重點了〜
這就是目前台灣的生態囉〜

在臺灣、不會因為網路的本質而更自由,反而更容易被操弄與控制。
gojen wrote:
答案不就在你自己的p...(恕刪)

因為無論辦雜誌或網路發言都必須傳達正確訊息,問題是他們有透過雜誌定期定量對廣大不特定消費者發送訊息。
leetsungpo wrote:
樓主一開始幾句話還蠻令人深思,但末了突然轉向針對單一車廠,實在令人錯愕。
針對性太強。

我的想法很簡單、直接,因為和泰販售的汽車最受台灣人信任,在汽車銷售領域中對台灣人行車安全的影響最大,自然會招致等量的關注。針對性也許太強,但是不夠強目的是達不到的。如果台灣有公佈撞擊測試結果、強制車商備齊安全配備,這其中的差異可能就是過去幾百名台灣人目前尚存活在人間以及歸西的不同。

kevinyu54007 wrote:
少數人集合在網路上,...(恕刪)

很多台灣人喜歡省油 跟DVD 安全是啥東西
為油耗配的原廠胎是哪規格 再加上實驗室的油耗數據強打廣告
只有兩個氣囊 沒有其他循跡輔助系統 也敢講安全之最

同事的希望號 跟我的focus MK 1.8 比起來高速油耗居然差不多
他的車速還比我低 所以T牌的油耗本來就沒有特別好 別牌的也不特別差(扣除某些型號或是老車)
kevinyu54007 wrote:
明明一些車廠的車賣的很差,還不是每次報導都說這些車多有進步,車身剛性多好!而且也老是說toyota的車沒太多特色,如果你們真的有在看汽車雜誌,就應該想想,連汽車雜誌都在幫那些賣不好的車廠說話了,為什麼這些國產車還是賣不好?!


賣不好又怎麼著? 不就讓獨大的車廠更肆無忌憚

大改款只換車殼 引擎變速箱底盤都舊的,一樣賣的嚇嚇叫

賣個幾年再換上 然後再賺一筆

從銷售量看來那些不上網的"聰明"台灣人好像蠻吃這一套的?


而且我覺得並不是雜誌愛說賣的差的車有什麼進步

而是台灣賣的好的車除了油耗跟妥善率好像也沒什麼好說嘴的
沒錯,台灣人比較和善,用嚴格的字來解釋'和善',就是沒有骨頭,人人好,也包含我在內.

之前油電車進口的時候,一位叫做旁x的車評也在于美的節目大吹油電車的好處,可使後還也沒有見過他繼續吹捧油電車.是不是他已經發現油電車的真實面目、優缺點。現在的他也已經噤聲了。

台灣是個一丁點大的地區,媒體宣傳強勢。如果你敢發表和一些大汽車財團利益相背的言論,就有有機會帶著妻兒一起去跳太平洋,因為你已經在台灣沒有立足的地方了。

或許沉默是評論者最嚴重的抗議

所以當你發現車評開始說一些言不及義、吹捧德的言論,那就是這個產品沒有任何優點!



努力成為達人!
還好國內很少以反T為標準的媒體
不然嚴重違背事實,只為攻擊吹捧的偏頗立場
實在是完全不能苟同

美麗之心 wrote:
我的想法很簡單、直接,因為和泰販售的汽車最受台灣人信任,在汽車銷售領域中對台灣人行車安全的影響最大,自然會招致等量的關注。針對性也許太強,但是不夠強目的是達不到的。如果台灣有公佈撞擊測試結果、強制車商備齊安全配備,這其中的差異可能就是過去幾百名台灣人目前尚存活在人間以及歸西的不同。


每次看到這種言論,都讓我這個待在中國的台灣人會以為台灣跟中國一樣都實施社會主義。台灣是個自由經濟開放的國家,開公司的,尤其是上市上櫃公司,要面對的是股東權益以及國家法規,只要按照國家法規,Toyota一點問題也沒有。

你的質疑要成立的前提是Toyota以外的所有對手,都不屑於與Toyota同流合汙,那理論上,Toyota的競爭力就越來越差,但實際的情況是,所有對手都跟著Toyota走,也沒想過要超越,其實是根本超不過。要講安全配備,2002年的Altis就有VSC,2005年時的Wish更全車系標配VSC+TRC,但當時的網路只聚焦在後保內鐵,根本沒人關心,現在的Camry 有Hybrid還標配LED頭燈,早就不知道把對手拋到哪裡去,反觀對手,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了解消費者,市佔率其實已經說明很多事情了。

至於媒體的任務,在安全性這件事情,不應該是針對車廠,而是針對政府法規,再講更詳細一點,台灣是否有媒體告訴消費者及政府,有主被動安全配備跟沒有這些東西的傷亡率有差多少?在美國,iihs除了測試車子的安全性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統計各種車禍數字來告訴消費者,哪種車比較安全,哪種車比較危險;在台灣,尤其01上面,Toyota儼然就是輛棺材車,開了Toyota沒事,代表你命大,開了歐系車受傷,就是命不好,這種純然情緒的發洩,對於真正想買車的消費者來說,一點參考意義都沒有。媒體有沒有去找過交通部還是保險公司去調一些相關統計數字來佐證,或是要求民意代表,這才是媒體的任務,而不是憑著各位網友的想像,就去質疑車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