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有精準的供油控制系統, 冷卻系統, 廢棄處理系統. 機車如果也要這樣, 重量方面恐怕...
記得賓士SLR好像就是排煙管過短(還是比機車長), 廢氣排放問題對工程師較困擾.
2:機車猝熄情形較嚴重. 汽缸壁溫度相對較低, 附近油氣不能燃燒完全, 稱為猝熄. 汽缸越小, 這個比例越高. 加上小汽缸轉速快, 也是燃燒不完全的因素.
希望降低猝熄的影響比例的話, 單一汽缸排氣量要500CC上下, 更大當然也可以, 只是轉速會更低, 較不利引擎輸出.
不過機車並不需要500CC引擎的動力, 500CC引擎的內部摩擦力會讓機車極耗油.
這兩因素應該是無法克服的.
且未來政府應加收(1800CC以上加倍課稅)汽車溫室效應稅,因為溫室效應會倒至農作減產、豪雨增加…等,這些都需要政府支出補助,因為開車是CO2排放過多,所以開車者應該補助農民因溫室效應所產生的損失,由其是非工商用車。如此才能讓弱勢的農民得到該有的補助!
然後階段性的鼓勵民眾買油電混和車,買油電混和車可減免溫室效應稅,在這方面政府應該用『稅』半加壓的手法,才能使CO2排放量減少,由溫室效應稅來增加『大眾運輸系統』建設,使台灣『大眾運輸系統』更加密集。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非工商用車』若加(重)收溫室效應稅,此稅收有幾項好處:
1、補助弱勢農民農業損失
2、又有多餘的經費可以建設台灣的運輸系統!該它更密集
3、可以對國際社會宣揚台灣對CO2排放所做的努力
4、溫室效應稅也可拿來運用,使台灣的風力發電更加密集
其實還有好幾項好處!台灣應該在此處多下手,又達到稅收的增加、又得到錄色公共建設的經費、又可補助弱勢農民、又可降低CO2,真是一舉數得。
裡面包含了隨手關燈、下班關電腦、冷氣溫度提升一度.....等。
其中有一項,我覺得有疑問,就是避免騎機車上班,
他的理由是,機車每公里所排放的廢氣是汽車排放廢氣的三到四倍,這是真的嗎?
因為我是機車一族,雖然我也有車車。但是為了省油,除非下雨,我盡可能騎機車上下班。
具我所瞭解,機車每公升汽油可跑的里程數比汽車高上一倍以上,
但是相關廢氣的排放,我就不了解了。
想請問一下 Mobile01 的高手,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小弟的疑惑?
一般機車(50cc、90cc、125cc、150cc)的CO2廢氣排放量大約是多少?
一般汽車(1600cc、1800cc、2000cc、3000cc....)的CO2廢氣排放量大約是多少?
讓響應降低排放CO2運動的人們,有個參考的依據!
Alex0808 wrote: 其中有一項,我覺得有疑問,就是避免騎機車上班,
他的理由是,機車每公里所排放的廢氣是汽車排放廢氣的三到四倍,這是真的嗎?
那是上個世紀末的研究發現
機車每公里所排放的有毒廢氣,是汽車的三到四倍
但是CO2被視為無毒,甚至在當時被視為無害,所以沒有被計算在內
所以,用錯資料啦~~~
想要減碳抗暖化,腳踏車>捷運/載客率高的公車>機車>汽車
有趣的是,在中油加油站的發票上,有寫燃燒一公升的汽油跟柴油之後,會製造多少CO2
結果是柴油比汽油多約一成 (印象中汽油2.24公斤、柴油2.7公斤)
也就是說,柴油要比汽油車省油10%,才會打平。要省更多才會抗暖化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