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簡單只是因為,我不缺那一點角度。我車子的角度控制可以透過一開始就預想好車輛行進的角度等因素,讓車輛到相對不用這麼大角度就可以通過迴轉半徑的位置。
也就是提早預判行進路線,以減少後續角度大到必須轉到底多次才能通行的尷尬狀況。
另外,每台車打到底的限度不同,你既然知道2.4或者2.6圈可以打到底,那你應該也知道打到最後,根本不差那一點。
打2.3或2.5其實也就夠了。轉到差不多就停手,甚至對我來說,角度夠了之後我可以馬上換檔,再回正的時候,可以少轉兩倍空間,對我來說可以更快更迅速的操控車輛。
比如說,全開是2.6圈,我只轉到2.4或2.5圈,就換檔回正,那我可以少轉(2.6-2.4) *2, 因為轉過去還要轉回來...超浪費時間。
也不缺那點角度。
所以,我的答案是簡單,且看1.是否願意先思考下行進路線以減少角度2.你對轉到底的手感到底有沒有,偶爾我也是會轉太爽不小心撞到底,但通常我還是很能夠不轉到底的。
因為可以轉2.4圈就打出的角度,我是非常懶惰打到2.6圈的..。
再補一句,如果你需要打到底才能操控,那你實在不懂得行車路線。
這裡的行車路線是指物理意義上的...換個角度說,車速高時方向盤轉超過多少圈,此時輪胎會抓不住地面。
我認為駕照雖然沒考這項,但,身為車手是必須知道這一點的,因為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只剩下身體的記憶。
比如,高速行進,我知道我在這車速下,方向盤最多打到多少,能做到多少閃避,除此之外,一開始開慢一點之外,無能為力。
因為這是物理限制。
不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是,打滑時透過反打方向盤救回行車方向這一點,我可能還沒抓到訣竅。
只知道反打多少可能可以救回,但滑行距離與反打後需要多少距離才能換回抓地力,這部分我還沒能估算到...
個人積分:22分
文章編號:63148899
個人積分:114分
文章編號:63149369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我家停車場空間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