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esigner wrote:
看了一大串就覺得人真是自私,你因為自己有車庫了所以才要求車庫稅,
但是我的看法不同,不管你有沒有車庫只要買車都需要車庫稅,另外有車
庫的人要多徵收一條車庫用地稅,因為你有車庫就表示你多佔用了國家資
源,就跟房屋稅/土地稅一樣,車庫本不屬於房子的一部分,現在一堆車
庫都分開販售了,當然也要另外徵收,如果你認同,那哥倆就支持你的車
庫稅,要公平很簡單,但不是你自個的公平。
+1
自己自私還笑看別人買不起,五十步笑百步
未來車數量是會不斷增加的,你有錢沒用,最後更會變成越有錢的族群優先使用
也就是這個稅會漸漸提高到多數人無法負擔的層級,以壓住市場汽車流通量至環境可負荷以下
你現在笑別人,未來稅提高到月收入要十、二十、五十萬台幣以上族群才擔得起,就是換你哭了
一個只能容納十輛車,但卻有100個人想進來的地方該怎麼因應?
大家都不準自己開車,只能使用公用載具才是唯一且公平的解決方法
而日本的車庫法,是沒有車庫根本不發牌,不是沒有車庫要繳稅,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所以樓主根本搞錯方向了,要改善違停的解法,並不是車庫法
改善違停很簡單,就是禁止停車的地方就是真的禁止停車,紅線不是參考用就可以了
你說警力有限抓不完,其實我有一個解法,民怨會很深,但保證有效。開放民眾檢舉違停獎金。只開放違停檢舉獎金,給罰單的50%當獎金。而且沒有什麼微罪不舉條款。信不信,三個月以內,違停改善80%以上。台北為什麼違停少(至少重點區域違停少),就是抓得勤而已。
再來說到樓主說的車庫法,車庫法的確是能有效降低車輛數的解法之一。車輛數下降,立刻的好處是路上的車少了,塞車立刻緩解。大眾運輸需求增加,各城市有更多利基點發展大眾運輸。 但逐月收車庫稅是沒用的,直接像日本一樣,沒車庫不準買車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