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與台朔石化油品差異點?

zaza213 wrote:
對不起…最近比較忙....(恕刪)


老大講到一個重點, 以前台塑還没成立時, 中油的汽油產量不足,
都是進口成品油來參配.

誰能保證進口的成品油原油來源及煉製製程均與中油相同?

那時怎麼都没有人抱怨中油的品質有問題? 你還認為現在在中油直營站加的油和以前的一樣嗎?

没有石油公司敢保證每一批油品的成份完全一樣(但一定符合油品規範), 為什麼?

因為汽油就像威士忌生產一樣, 由大麥釀成之原酒就如同原油般, 每批都存在些差異, 經過蒸餾後,
還需經酒廠參配調製.
zaza213 wrote:
對不起…最近比較忙....(恕刪)


老大講到一個重點, 以前台塑還没成立時, 中油的汽油產量不足,
都是進口成品油來參配.

誰能保證進口的成品油原油來源及煉製製程均與中油相同?

那時怎麼都没有人抱怨中油的品質有問題? 你還認為現在在中油直營站加的油和以前的一樣嗎?

没有石油公司敢保證每一批油品的成份完全一樣(但一定符合油品規範), 為什麼?

因為汽油就像威士忌生產一樣, 由大麥釀成之原酒就如同原油般, 每批都存在些差異, 經過蒸餾後,
還需經酒廠參配調製.
Enix wrote:
T油跑起來引擎比較安靜..怠速卻會抖抖抖
C油引擎拉轉聲音很粗糙...怠速卻相對是很穩定.....(恕刪)


對對對, 我也是這種感覺.
我的車壓縮比不高, 也算老車了, 之前為了省錢, 所以大約半年多前就開始用T 油.
用T 油之前都是用C 油.
最近馬上要萬級保養了, 卻發生怠速不穩的情形.
我本來懷疑是車子有問題, 但元旦回南部, 我加了C 油(只用92, 雖然車子標示是限定用95)
跑了一趟後, 在南部一下子沒找到T 油的加油站, 我就又加了C 油92
然後再跑回台北...
怠速不穩, 會熄火的....都消失不見了.
好像真的有差.

T42p wrote:
老大講到一個重點, ...(恕刪)

油品自由化..市場自由競爭..刺激消費..油價上漲降低買氣....但是用油量是持續在增加的沒錯....
當時產能有無辦法應付當時需求我沒有歷史資料..所以我不知道當時中油有沒有進口..

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中油的油品質不好..
大大的問題
我不知道是反應那一段.....所以也不知道要回什麼?


kuniaki wrote:
對對對, 我也是...(恕刪)

長期用較低階不適合的汽油...引擎長期輕微爆震..對車不好..
舊車影響的變數更多..先把其他因素排除..再來斷定比較具客觀...
??
Justin wrote:
說實在, 哪一家油品...(恕刪)



若換另一個角度想.....要是沒有第二家與之競爭的話....今日油價該有多可佈...?
若要以一個生意人角度來看....做生意本來就是要營利的....

所有的消費者都可以自由選擇所愛...不就是這樣嗎...!

還是回到我先前所述(催眠自己)...汽油真的不貴.....

我們喝的水好貴....
請問 以前的 美孚汽油 和 中油汽油
哪一個省油?

另外題外話 似乎煉油廠應該設在外傘頂洲
上次民視電視說外國煉油廠都離住宅區六公里以上
不知是真是假
bigwig wrote:
若換另一個角度想.....(恕刪)

換一個方向講...還沒油品自由化前...都沒有促銷送贈品..加油站利潤是暴利...
??
zaza213 wrote:
換一個方向講...還...(恕刪)





沒錯沒錯...這也是我想說的


忍不住要在強調一下....水好貴呀..!
zaza213 wrote:
換一個方向講...還...(恕刪)


我家人在C 公司工作, 大概明年就退休了.
每次回家或是打電話, 都大概會聊到與T 公司的競爭, 為什麼成本比不上T 公司?
我想人事成本確實也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但是C 公司跟T 公司不同的是, 他們得要負擔穩定能源價格的責任.

T 公司有沒有供應軍用燃油我就不得而知. 這部分C 公司是有專門的油庫在做, 賣價多少, 那肯定也不是我們這種升斗小民能夠接觸到.
但是國家的命令是啥? C 公司得要隨時儲備一年所需之儲油量. 一旦跟對岸發生了什麼事, 咱們還得要燒油, 車子得要動. 這件事, 想來也是一個相當沈重的成本. 而這部分, 也不能對外講, 因為你是國營事業, 你沒得選擇, 人家叫你做, 你就得做.

聽說在高雄的總廠, 後面那座山, 就幾乎是挖了個空, 裡面都是儲油槽. 存那麼多油來幹嘛? 當然是以備不時之需.

想想如果大家的立足點平等, 民營公司哪家能存個一年儲油量? 那利息錢該有多少? 如果政府當初開給王老先生的條件是T 公司也得負責這項, 王老先生肯嗎? 生意人....算盤可精了.

再說漁船用油吧, 一樣是柴油, 含硫量比車用柴油高了些, 但是價格只有一半, 當然是有政府補助啦, 但是能全補嗎? 政策下的差額, 誰負擔去了?
又反過來想想, 如果這生意這麼好做, 放眼台灣的漁港加油站, 為什麼只有C 公司的?

這競争其實有點像之前台汽客運未民營化前跟統聯客運的例子.
一些不賺錢的路線, 民營公司可以不跑, 公營公司想不跑, 行嗎?

我是同情啦, 但我覺得以偏蓋全去論斷C 公司不賺錢, 這是不太公平的. 中間好多內情, 外人實不可知, C 公司的高層也沒法跟外人解釋.

kuniaki wrote:
我家人在C 公司工作...(恕刪)


柯爾教授不是說,咱台灣目前戰備石油儲量已減少至九天或更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