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坦克車,路面破壞力量強,但是只開一公里
一台轎車,十年開一萬,占用免費車位
一個業務,辛苦騎車跑工作,一年騎五萬,路面破壞力低
一台公司租貸車,被老闆、員工、家人開著遊山玩水,但是用營業車節稅
一台少開的車,維修與污染也有可能是增加的
柴油車省油,但可能有 PH2.5 議題
油電車環保,但可能有碳足跡議題
要不要排富? 如何補貼弱勢?
還有更多議題呢?
國道里程計費,不也說不超過經驗上限? 超過了,會降低價格回饋民眾嗎?
還是又變成公務人員的獎金和年終?
台灣每年徵集總計約四百五十億的汽燃費,以去年全台加油量九十八億七千一百七十七萬公升計算,粗估平均每公升汽油約需繳納四.六元汽燃費?
這又是哪門子算法? 我一個月用 60 公升,去跟一趟捕魚的 1000 公升做平均?
小黃每天亂繞還搶道,然後我們要幫忙負擔費用?
不講清楚,只喊口號,怎麼做?
leebs12345 wrote:
如題更何況,現在汽車...(恕刪)
狗子2008 wrote:
我的論點是隨油徵收爽的是有錢人,苦的是小老百姓,
你的論點我看不太懂,可以再說明嗎?
現在的燃料稅是用平均的概念
政魯"假定"你的車一個月行駛X公里,每公里油耗Y公升
2.5 乘 X 乘 Y 乘 12個月 便是你一年要繳的燃料稅
而每公里的油耗則是依照N年前的汽車油耗去定出來
根據排氣量來分級
我昨天有計算若以每公里平均油耗0.1公升來計算
兩千c.c.的車主,一個月要跑2070公里(207公升)
如果你一個月里程少於2070公里
那你多繳了燃料稅
如果你一個月里程多於2070公里
那你就算賺到
所以目前的收取方式是變相"鼓勵"人們用車
不僅不環保,也增加道路壅塞
運輸業者每年重車壓路,造成道路損壞,也不用多交錢的,很划算!
小黃(計程車)每年免燃料稅,那道路維護的錢怎麼來?從乖乖繳稅的你我口袋裡來!
你想處罰富人,可以從牌照稅,非自用汽車(第二台或第三台車牌照稅加重),奢侈稅(購入的價格高於多少客重稅)
所有的人繳一樣的錢,才叫做逞罰窮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