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R有東瀛戰神之稱;那WRX怎麼只能被叫做硬皮鯊

義美蛋捲

太有才了!!!

不然

『昴宿』戰神

『六星』戰將
zhongshan wrote:
有在關注ADAC Z...(恕刪)



東洋硬皮鯊啊
何況硬皮鯊的代號現在都是用在家庭車


WRX只有跑WRC那種場地才會強
去跟那些動輒600hp的市售車比
開在馬路上 真的遜色三分
其實
當年網際網路還不普及
什麼事都是隨雜誌在講的
當時雜誌給好幾個車款起了一些綽號
硬皮鯊或是東瀛戰神都是那時出來的
當時我覺得起的最好笑的是殺肥肉

冰淇淋賣十年 wrote:
GTR 成名 skyline 名機 隨便一改都破上千匹 其中以R32為首選 當時玩命關頭 主角 保羅 銀色那台就是
之後出了R34 投文字D也說了 車身太重影響均衡性 之後的GTR 問世 當然就是打破德國單圈紀錄而讓人期待
但是這是出名之後所投入均衡研發
硬皮沙 真的只是台灣翻譯而已 其實他成名是來至於198幾年的WRC
當時他可是唯一 四輪驅動 渦輪 唯一廠商 這才是成名的時候
而台灣當時因為大家都知道 是因為當時國產導入 以100萬左右 可以入手跟保時捷的平民跑車 有GDB GCB
香港極速傳說 不就跟著打響名號 就是以EJ25 引擎為首選 目前還是使用這一顆
所以當時改裝就以大尾翼及大的源頭燈為最佳寫照 尤其當改排氣管停在你旁邊 翁 翁 翁 這才是水平對臥特有的聲音
日本 每一台車廠 都有一輛傳奇 本田 也有 去年車展 也有展出NSX 不知道拚對沒
這一台 沒啥特色 又沒跑多快 反而 前一代 F1車身為其代表作


RB26DETT沒有擴缸套件基本上沒有到上千匹的
玩命關頭我記得他一直都是R34?
GT-R的名號是在更之前就打下來的
也就是第一世代GT-R
後來是被轉子引擎給半破滅掉
再加上能源危機就停產了
第二世代的R33是被批評得最兇的
其實現在911後輪轉向
如果沒記錯的話
早在第二世代的GT-R就已經有使用了
還有其實第二世代GT-R就已經在Nurburgring 做測試了
所以才會有最終Nur版
當年日本還有自主規範
所以錶速只到180
馬力上限280
因為GT-R刻意封印馬力(其實當年機車也是這樣封印在100馬力)
光做一個sports resetting 馬力就上漲到320的樣子?
那時的NISMO還推出400R
或是後來的S-TUNE R-TUNE Z-TUNE
馬力我記得是到550?
因為它的引擎(好像是鑄鐵?太久了忘光了)
強度夠改裝空間很大而這台車也是被刻意壓在280馬力
所以後來改裝廠弄出了一些怪獸
在那個年代裡
那種馬力值比一些一線超跑都還要大
但是破千匹的我記得只有兩三家

印象中GC"8"後期才是國產
不過當時也因為超值很多人買很多人改
最後這台車的印象都被批得很難聽
變速箱也是一個評價不好的地方
印象中是用EJ20不是EJ25
你說的打鼓聲
那個是頭段等長不等長的關係
當然在水平對臥上面比較明顯罷了
有個版本叫22B(GC8V)你可以看看
後來的S20x就是依循這個模式
可是22B是唯一的雙門車款
後來GDA GDB又很多原因賣得很差
意美後來代理時我記得本來是很多人敲鑼打鼓的歡迎
但是價格出來後市場又冷掉了
前些年好像熱度出來了
又爆出一堆小問題

你文章裡面還有一些部分和事實有出入
NSX車系還有一堆東西想講
不過這些事都十幾年了將近二十年了
要想還真累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se3p wrote:
你文章裡面還有一些部分和事實有出入
NSX車系還有一堆東西想講
不過這些事都十幾年了將近二十年了
要想還真累

大大哪天有空整理整理
把 RX7, Supra, GTO 也一起講講吧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