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級金賀 wrote:
所以我才說先不論特斯拉
光中國的新能源車早既不知道發展多遠了
鴻海還在那邊今年要如何,明年要如何,什麼MIH什麼挖糕
差遠囉
台灣的公司 都是類似這樣的想法...
以前都是看到別人啥東西大賣
馬上臨時組隊 靠著copy硬體的方式 想分杯羹
現在時代改變了...
電動車 的 輔助(自動)駕駛 電控系統 電池布局 電池充電
手機 的照像軟體實力 AI 機器人等等..
上述 都是要先砸錢 養團隊 長久累積經驗實力 才能有成果的
尤其是軟體能力 不像硬體可以簡單COPY
目光不夠深遠 對員工薪資摳的要命的台灣老闆
還是 只能玩玩 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