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運拆車評價是反指標嗎?怎麼一直被TNCAP成績打臉

作為一個老駕駛,還是要說國際測試、TNCAP這類是有先天侷限性的!
一、測試項目、碰撞角度固定:已經有不少對岸、日系被爆為了高分,而刻意強化特定部位(如左側駕駛座),但其他乘客區域就偷工減料。
二、不測後方追撞及前後夾擊:但現實上多數車禍導致的嚴重傷亡就是這兩者,前方撞擊測試難以全面檢視車體強度(所以才有車廠愛偷後保鐵)。
三、測試給分標準:同樣ACC、AEB,對TNCAP來說就是有就達標,問題是各車廠技術差距甚大,實際路測根本就不是這一回事。

比起一些車媒、車評拿車廠行銷預算只說好話,或只能照本宣科講,至少杰運拆車能讓消費者看到車體、底盤用料,這種一般消費者根本無力在購買前檢視的部分。
ps. 如對岸小米Su7,好看就是王道,結果咧?火燒車、隱藏式門把導致車門打不開、煞車盤偷工減料,這些都是測試項目檢測不出的。
sky390012
某種程度就是箭已固定,靶就讓車廠努力
fantasyx
我覺得你說得很中肯 把tncap看不到的地方說出來了
因為 拆車評論 有人看 所以會有這樣的內容提供者
因為 我就是想知道這台車 裡面用料如何,想了解其他同級產品的用料 (不是規格)
大家關注這種資訊不就是 為了安全

這樣的內容不只 這家有,別處也有。
但 看了幾個之後 哪台車用料如何 你也心裡有數了

他是故意把後鐵拿掉或變小 然後噴這產品爛嗎 ?
還是說 拿了另外別家的錢 把這爛東西展示 罵給大家看 ?
你多看幾個評論 自然會知道 所謂爛東西 到底是甚麼標準

這些 跟TNCAP 有啥關係 ?
TNCAP一樣 提供撞擊資訊給大家知道,他的標準就是固定那樣
車頭撞牆 在60km 的環境下 能得到幾個星,
重點在各種細節 卻鮮少人關注 為什麼分數是這麼給的

實際上路 誰安全 誰不安全,每天新聞都有
因為路上 不是比 車頭撞牆 在60km 的環境,是比 誰全身而退
當然 沒有一次車禍 是一樣的 角度 速度......
產品的安全性 容錯率,還是可以比較的吧
安全性 容錯率 講的就是產品用料 堆疊出來的
提高 安全性 容錯率為的是在路上 減少出錯 或 無故受害 之後的傷害
未必能在 車頭撞牆 在60km 的撞測環境中拿到5星 (不完美產品)

撞測參考資訊 怎麼拿出來跟 用料評價影片 作相關連
難道 拳頭小 等於 怕老婆嗎 ? 拳頭大肯定不會被家暴 ?
這些網紅喜歡用誇大效果唬爛騙流量,這些YTR說的話能聽 母豬都能飛天
有拆有比較,這樣對消費者資訊取得是好的,說真心話本田對台灣消費者真的不友善
crv6代是新世代車款,這樣的撞測就足以吹捧台本嗎?
這家公司給台灣的車款是亞太規啊……偷了一堆配備,鋼材等級都跟美規、歐規有差,要比要往上比,不是往下,敢跟同級進口車比,才是車廠的進步,台灣國產車偷料是不爭的事實……
kuga
rav4
都是上一世代車型了……
ctaihsu
阿六CR-V,國產的,不會生鏽。
我只相信道路實測啦😂
iauder220
賓士和volvo也有車禍死人的阿,你相信那個道路實測?還是你只是來嘴炮,發言都不用想想。
說真的,至少人家拆開你可以看得出車架用料在什麼水準來決定自己的購車意願吧,評分你又不一定知道是哪裡有差距,但材質紮不紮實可是你親眼所見。基本上人家敢拆開來,就已經不在乎什麼評分了,鐵皮車你就是滿分事實上還是一台鐵皮車。
懂微積分甚至高等微積分的人和只會+-*/ 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其實我們就看他拆後的內容自行判斷,至於口語內容就開靜音即可
撞擊測試某種程度:箭已固定、靶就留些空間讓車廠發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