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試項目、碰撞角度固定:已經有不少對岸、日系被爆為了高分,而刻意強化特定部位(如左側駕駛座),但其他乘客區域就偷工減料。
二、不測後方追撞及前後夾擊:但現實上多數車禍導致的嚴重傷亡就是這兩者,前方撞擊測試難以全面檢視車體強度(所以才有車廠愛偷後保鐵)。
三、測試給分標準:同樣ACC、AEB,對TNCAP來說就是有就達標,問題是各車廠技術差距甚大,實際路測根本就不是這一回事。
比起一些車媒、車評拿車廠行銷預算只說好話,或只能照本宣科講,至少杰運拆車能讓消費者看到車體、底盤用料,這種一般消費者根本無力在購買前檢視的部分。
ps. 如對岸小米Su7,好看就是王道,結果咧?火燒車、隱藏式門把導致車門打不開、煞車盤偷工減料,這些都是測試項目檢測不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