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_liu wrote:你沒有矛盾, 但你的...(恕刪) 說的太棒了 ~~依樓主之言好像買車來就是隨時準備被撞的如不討論車板鋼性, 所有的車側門也都沒緩衝區, 一半以上的貨車連前緩衝區都沒有如果你回想一下, 多少次是因七人座沒緩衝區鬧上新聞車禍事件又有多少是高速對撞,高速撞上電線桿, 多少是酒駕所引進的重大車禍, 多少是因超載又或車爆胎所以起?樓主....你還買車嗎? 倒不如 守規則,常保養,作檢查 其它就看運氣吧 !!
我想樓主應該是發言太過偏激,但也如他的影片連結,點出的車子可能會有的風險,目前全世界的NCAP包括Euro NCAP、NHTSA、IIHS、JNCAP、C-NCAP、ANCAP、KNCAP,全部都沒有針對整車後撞的安全性進行評估,但其中Euro NCAP、IIHS、KNCAP具備座椅後撞鞭甩性能評估......甚至連法規測試也沒有直接針對乘員保護的後撞測試,通常後撞測試主要針對燃料箱火災進行規範,歐美日中都有針對燃料箱的後撞法規測試,但在歐洲亦非強制性法規.......大家看到的後撞測試應該大部分廠內研究測試,就看該車廠對全面性的安全是否重視了!私認為後撞安全的確為目前所有的安全評估機制中的弱點,也許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板友們的討論也點出很多碰撞安全的要素,其實針對各種不同的碰撞形式,車廠需有不同的對應機制,以現今的車輛安全技術,前撞以緩衝吸能為重點,當然乘客室的剛性也很重要;側撞則因為幾乎沒有緩衝區,需要完全的剛性與能量傳遞;安全系統包括氣囊、安全帶、座椅,則是人體的最後防線!其實台灣的安全教育相當薄弱,這些資訊早應深植人心,但台灣還停留在沒綁安全帶=500塊罰金、少兩顆氣囊=省了6萬塊、反正警察又不抓幹嘛用兒童安全座椅和後座安全帶.......等等的觀念,這是我們該檢討的........法規給車廠基本的要求,車廠給我們基本的安全,但安全仍取決於使用者態度和行為!!如果對車輛安全有點研究,應該知道安全帶、氣囊和座椅等安全系統的交互作用,寫在ECU裡的氣囊引爆時間、安全帶預縮時間是經過千錘百鍊的調校才產出的搭配,甚至是乘員或座椅的位置或保險桿的形狀都是影響參數!私自改裝方向盤、座椅、安全帶甚至車體,事實上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不管開啥車想要增加一點活命的機會,規矩的開車、正確使用安全設備才是上上策!
砂石車撞小車會安全是因為他車高,承受的力道只到約保桿以下部位而不是因為他車重不然一樣的力道由砂石車駕駛倉來承受看看....如果有砂石車撞擊測試,相同的硬度(小車的硬度及潰縮緩衝空間)拉高到砂石車駕駛倉位置砂石車說不定還更慘....可惜的是砂石車駕駛很多都仗著這種高度"優勢"欺負一般的車輛....另外樓主說 Zafira 的測試影片代表 Zafira安全性不足?看影片好像是 '01 年式的 Zafira A, 應該是 EURO NCAP 4顆星吧如同樓上有人提到的, 頭枕位置如果有調整到頭部而非頸部就不會有這樣子甩頭的狀況發生這樣的撞擊力道要是加在現今國產車上, 可能一堆車都要潰縮到第二排去了....
aquaeuro wrote:所言甚是!之前邵曉玲車禍也沒見到政府立法要求後座必須繫安全帶?在不重視汽車安全的台灣 還是有賴自己多吸收相關知識自求多福 的確, 行車途中繫安全帶是很重要的,我以前載我外甥(都坐後座)都要求他要繫安全帶, 現在他小五了卻不大說得動了....反倒是我自己一上別人的車第一個動作就是繫上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