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初步有限的資訊整理成如下圖示;滑動原因淺析:現有(開挖後)的邊坡安息角(邊坡能自然穩定的角度)增大,雖然在邊坡下方有打地錨增加邊坡穩定,有可能因環境變化(晴/雨/地震)形成反覆應力的關係而造成地層磨擦力變化,地層會在磨力減小的地方逐漸形成邊坡生滑動面(如圖示),當磨力減小超過現有邊坡安息角臨界時,邊坡就會透過滑動降低安息角直到新的穩定狀態,因而造成這次大規模的邊坡滑動應該是屬於這一類的變化.無論工程技術再發達,透過這次的事件告訴我們"人定決不能勝天",面對大自然我們還是要謙卑點.
tonycow1234 wrote:這種事件讓我想起南橫...(恕刪)但卻反對興建南橫國道!!南橫國道的難度與險峻遠超過這數十倍 ~就算蓋好了!日後要付出的代價應該不小!!人最好還是不要去勝天!! 我是花蓮子弟, 同意你的看法, 人不要只想勝天, 更不要去逆天!
job123456789 wrote:那邊沒有人種檳榔喔!...(恕刪) 北部氣候不適合種檳榔所以有些人常識不足看到黑影就開槍到也不足為奇這個地方北二高也開通快7-8年了照理說地基地層也該穩固了發生這事詭異了基隆地區真的要注意了p.s:大基隆地區很久沒有大地震了,基隆鄉親要留神了
當要建公路之前,一但前方有類似這次意外的山坡時,一開始的地質鑽探資料就應該可以瞭解出此地層是否為順向坡或是逆向坡,如果因為其他因素,必須以順向坡的方式來進行施作時,則必須考慮安息角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考慮土方開挖時,土壤本身摩擦力的問題,一旦磨擦力小於土壤本身自重時,則即有可能造成土壤下滑,導致崩坍,也就是類似今日所發生的災難.雖然今天沒有下雨,也沒有地震,但為何還會發生走山現象?個人猜測,前陣子所下的雨,讓當地土層充分吸收,也讓原土層內的孔隙充滿了水份,達到土壤飽和的現象,之後因今天放晴,使得原本在土壤內的水份開始蒸散,導致土壤顆粒與顆粒之間的孔隙變大,造成土壤本身摩擦力減小且無法承受本身自重時,就會造成土壤滑動,況且這地層還是順向坡,更增加了地層滑動的速度,也因此發生了如此嚴重的災害.雖然當有重大土木或建築意外發生時,大家常批評就是豆腐渣工程,但請這些批評的先進們不要忘記,土木工程永遠是火車頭工業,沒有土木工程就沒有其他工業.
lion.wnc wrote: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全面體檢國道兩旁的山是否有相同潛在危險...(恕刪) 北二高南下85.6K (過關西交流道)右側邊坡也是很危險坍方過幾次, 坡面一直很不穩, 地錨錨錠處還會冒水, 表示地層內含水量不小, 地錨也很容易鏽蝕請大家經過此路段時請小心注意......至於是不是順向坡? 因為沒有機會仔細看到裸露的土石層, 就被水泥澆灌封起來了, 所以我也不敢確定.....總之多注意總是比較安全...我經過這個路段幾乎都拉高車速, 用高於速限一點的速度過去
tonytai wrote:滑動原因淺析:現有(開挖後)的邊坡安息角(邊坡能自然穩定的角度)增大...(恕刪) 清楚的淺析:~Discovery 的大自然之怒 土石流篇有相關的山崩原因資訊,後段japan還有走山湞測方式,想了解的參考看看吧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2NTI5Mz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