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我感覺言論最像政府官員的。
我想說的是我最愛講的一句!
就是"自由意志"!!
換成粗陋一點的話,就是不管是開車、騎車......"我爽就好"!
你要是能去體會不同決定的人的想法及背景的話,就不會不懂為什麼有人買4輪還要騎兩輪的道理。
沒有錢買車、可以騎機車,再沒有可以坐公車、騎自行車,不然就走路。
就是因為社會有太多不同的需求,所以產業會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政府也有不同的對策。
唉也是個人自己在唉,不會有人拿油費、停車費找你請款,個人選擇個人擔。
更何況....開車、騎車或是純粹買超跑擺家裡好看都是法律賦予的個人自由,這也就是一堆人不同意你意見回文的原因。
言論的力量要靠的是科學、證據,建議你...
提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論之前,找好科學證據或是報告,我真的是蠻好奇你的這些論述從哪裡來的??
請指點一下!! 不然說的好像真的是"迷思"??

1.
...小小的台灣用車環境,藉由市區通勤走走停停儲存電能,非常適合油電車的理念與發展,更勝柴油。
自行車不是更好嗎?電動機車不是更好??你都說了"小小"的台灣。
2.
...結果騎機車的時間比開四輪多,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提高....
真想知道你的風險數據哪來的???是真的想知道,不是開玩笑。
3.
台灣的平均所得及用車環境路途長短,都遠不及歐日先進國家,為何人家賣得好的,路上能見度最高的都是掀背小車及柴油車,油電小車??
你應該是到過很多國家,考察過很多用車環境,分享一下吧!
4.
.....外部成本....
什麼是外部成本?? 請提供一下行人、自行車、機車的外部成本以及汽車的好嗎??
5.
台灣是全民健保國家,而騎乘機車上路最大的社會成本是醫療的支出及許多家庭的破碎!
評估台灣應該對機車按肇事風險及醫療支出比例課徵所謂的健康稅概念包含汽車族很公平,但政府應迫於壓力不了了之。
節能減碳不是口號,上路安全更是,單車是短程代步的另一好選項,多多參考其他國家的現況,買能輕鬆負擔的起,空間夠用即可的小車開,不超出自己的能力。全球油價要回頭已經不可能,大家一起去思考!
這裡實在是不知道你在講什麼高"僧"(深)的理論,健保支出的第一名肯定是癌症,煙槍負的責任比什麼都大吧!把機車拖下水是不是對你有什麼好處哇...意外死亡排不到前5名,其中半數是行人跟自行車! 這樣算的話,你說!要不要全民加稅啊!! 別說你不會騎車,不用走路!!
網路世界發達了,鍵盤打字不用負責任哦! 老年人看這種文章實在看不下去!!

2.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到任何地方都開車的成本,比起保修成本,汽油只是小case
3.即使能附擔保修成本,都會區的環境,十公里騎車約半小時,開車就算不塞,停車步行的時間也要半小時
假日逛大街,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停車取車
開車到外地,逛大街也是車停好,坐捷運或計程車
4.車不能保證你一定安全,車會上高速公路,機車不會
跟砂石車對撞生存機率高的車,不是每個人都養的起
5.每個月五千元的養車支出VS付受益人寫小孩的保險費,多數人會選後者
==================================================================================
降低機車數量,最好的方法是便宜的大眾運輸
造成的支出?事故造成的支出佔健保費用幾%?
資源浪費?一個人開車很環保?
家庭破碎?破碎的是騎車的人,大車贏小車、小車贏機車,這是個人的能力跟選擇造成的結果,政府要管什麼?
照此理論,安全帽有一百的瓜皮也有一萬的,政府管得著?
一百的瓜皮要不要課多一點稅?
您的出發點是好,但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數據不算數
唯一大家會相信的就是機車撞汽車,機車騎士比較慘
再來一點,假設性的問題
哪天您的汽車觸媒壞了,原廠要價三萬,二手零件要五千
驗車還是過會的狀況下,這筆錢您是否花的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