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小朋友發生不幸 建議大家試試愛車電動窗防夾功能....

我個人認為..

還是以前傳統式的比較好..

用手旋轉的

一來水裡還是能夠開

二來維修也不像電動馬達式的貴上許多...

以上是技師的看法..!
------------------------------------------------------------ 氣狂心不狂 斬人數百? 手持
其實車商在設計車窗開關時用點心就可以避免發生危險.

車窗開關目前我知道的有平壓式和突出來的這2種,平壓式的開關只有拉起,車窗才會升起來他表面完全是平坦的,突出來那種開關因該就是這次肇事的主因,看報導,小朋友因該是站在門把上,不小心腳去站在開關上才會觸動車窗的升起而不自覺.

說到手搖窗,我還希望我的車窗開關是手搖的,原廠的設計不良車窗馬達無力,小弟車是六代3門喜美,每每下雨時車窗降下後,要升起還得一手壓開關另一之手去幫忙把玻璃推上去.....
Timber Wolf wrote:
看了這則新聞不禁為這...(恕刪)

其實適當的開關形式可以避免這種誤觸而產生的意外,
翹翹板式的開關真的很不適合用來控制電動窗,
壓開關的一端是升窗、壓另一端是降窗,不管升降都是下壓
這似乎不太符合直覺反應,而且很容易誤壓而升窗。

若像大部分車子電動窗開關下壓是降窗,往上勾起是升窗,
這似乎比較符合直覺反應,就算偶有誤觸那也只是降窗而已。
我想.講八分鐘也實在是很長也很忘我.起碼餘光會看一下後照鏡或是小孩在做什麼.或是下車再講也行.不然也應先安置好小孩.父親應該是有疏失的.當然.廠商講的也是沒錯.起碼廠商已經有在駕駛座安裝中控裝置.不然...請買主加錢買更好的配備吧.(其實想到的是...以前手搖式窗戶還真是安全啊)
ysc_kyy wrote:
其實適當的開關形式可以避免這種誤觸而產生的意外,
翹翹板式的開關真的很不適合用來控制電動窗,
壓開關的一端是升窗、壓另一端是降窗,不管升降都是下壓
這似乎不太符合直覺反應,而且很容易誤壓而升窗。
...(恕刪)


很贊同ysc_kyy兄所講的,開關的形式有沒有符合人性化,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家中的三台不同世代的Toyota 的國產車,電動窗開關全都是採內凹平躺式的,
要按開關升降窗戶時很直覺,向下壓是降,往上拉是升,不用猜老半天到底是升還是降,
且應該也比浮凸式的安全。

我想這事情要在美國,美國馬自達可能會被告到倒,原因是開關設計讓他家的小孩誤觸,
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剛剛連去美國的Mazda跟Ford官網大致瀏覽,
原來美國的Tribute和Escape的電動窗開關也是浮凸式的按鈕哩!

至於現在日本銷售的Tribute和Escape是台灣生產的。

美國Escape

美國Tribute
cny168 wrote:


很贊同ysc_kyy兄所講的,開關的形式有沒有符合人性化,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家中的三台不同世代的Toyota 的國產車,電動窗開關全都是採內凹平躺式的,
要按開關升降窗戶時很直覺,向下壓是降,往上拉是升,不用猜老半天到底是升還是降,
且應該也比浮凸式的安全。

我想這事情要在美國,美國馬自達可能會被告到倒,原因是開關設計讓他家的小孩誤觸,
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如果這事情發生在美國,那個父親絕對會被告虐待兒童致死
四歲小孩竟然不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講電話竟然會講到沒注意到小孩的狀況!!
車廠或有疏失,但是家長的所犯的罪才是真正嚴重而無可饒恕的
BMW E46 Coupe的後三角窗也是蝴蝶窗,但卻沒有one touch閉合的功能,

要關閉必須鉤住按鈕直到車窗閉合,這點很多E46的車主都很不滿。(國外而言)

官方說法是因為沒有防夾裝置,所以沒有one touch的功能。

不過話說回來,全開也不過5公分上下的間隙,好像也不能伸出什麼東西.
因為小弟的車子,駕駛位子可以控制所以的車窗(當然是電動車窗)

還記得有一次跟女朋友開車回家的時候,因為外面的風太大了,聽不清楚女朋友講的話,阿小弟就想把女朋友位子的車窗關起來,

沒想到,正要關起來的時候,聽到一個尖叫聲.........阿.......

原來小弟夾到她的手.......

什麼防夾......原來是騙人的.....

所以小弟我以後都不敢幫其他的位子關車窗...=0=

真的是科技的代價...........小弟我領教過了 ...
kuclark wrote:
是不是市面上大部分車...(恕刪)




哈哈

至少讓我感到欣慰的事情是


我的all new focus全部都是電動防夾 而且全都是單鍵自動升降

這可是一般日系國產車所沒有的喔

所以

歐系車雖然耗油 但是我想我願意選擇安全的車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