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假油就是回收再生的油.......

用回收再生的油來襂配添加劑....廠商又不是傻蛋
直接用大陸進口的基礎油就好了...成本差這麼多
回收的油有拿去做黃油的....有廠商在賣,不過都會說明清楚是回收的,
不過對象不是消費者....
至於 API 要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會去送測表示廠商有心作品牌,
送測又不是免費的,是不是臺灣廠商送的有差嗎?驗得過就表示可以通過測試.....
而不是在那用啥東西燒一燒就能代表什麼..
骨子裡是臺灣做的,外觀打的是國外的樣子,這是因為消費市場的習慣造成的
大部分的消費者沒有像大家那麼用心研究,打個臺灣的品牌會好賣嗎?
打個比方,嘉實多,美孚,BP,亞拉,AGIP,中油,放在一個普通人面前,假設
這個人沒有使用網路的習慣,各位想一下,他拿中油的機率有多大?
打上 API 可以說是商業手法(有的人是這樣說,個人不認同),可是仔細想一下
以相同的邏輯來說,ACEA 或是車廠認證何嘗不是?一樣都可以說是廠商的說法或是策略
選機油品牌有一個撇步,看看該廠牌有沒有提供工業用的潤滑產品,有的話,表示廠商
的技術有相當的水準,而且能提供工業用的產品的廠商通常都不是小家的.....
選機油之前,請看看車主手冊,要什麼規範,選用的油品規範至少要等於原廠的規範,
要選用超越原廠規範的也無不可,找一個自己用的習慣的品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