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雨下的很大,但視線還看的清楚至少三到五百公尺時,我想一些人都會覺的內線的車子開那麼慢,應該讓出內線;不過像前幾天瞬間雨勢大到你連前方三台車以上的車距,都看不清楚東西時,就算你開超跑,我想你的前擋看到的東西跟我應該差異不大了,就是模糊一片,這時,一般駕駛自然會慢下來,即使你想開快,也很困難,因為看不到東西,你還敢高速前進,那心臟應該很強,呵呵。
另外,那種雨勢大到看不清前方幾台車距的狀況時,切換車道也是很危險的,一來很難辨識將切過去的車道的前後方車況,二來路面積水較多時,輪胎排水不及,很容易失控的。大家不如放鬆心情,慢慢前進吧。

每條輪胎的排水性都有一定的特質..
每秒可以排出多少公升的水..
當你的時速前進的距離路段上的積水超過你的排水量時..
你是不可能加速的..
就算是全油門也沒有用..
因為這時候水排不掉..輪胎接觸不到地面..沒有磨擦力..
不可能讓你加速..
所以路面上的水夠多..時速也快不到哪裡去..
特別是路面上的水所造成的阻力..也不斷的減低你的時速
如果仔細體驗..
要達到一樣的時速..油門就要採多一點..
但是相對的..
如果別人時速可以快到一定的程度..
表示路面上的水沒有你想像的恐怖..
又或許別人的輪胎..真的就是比你的狀況好..
接觸地面的是4條輪胎..你可以透過方向盤跟輪胎來感受地面的狀況..
當你覺得沒有信心的時候..放油門慢慢開..是正確的做法..
另外..這兩天積水多..
一衝進積水..水花亂噴..
這時候踩煞車減速是錯誤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放開油門..抓緊方向盤..
衝進積水容易產生水漂..導致方向盤拉扯..車子偏向..這時候輪胎是沒有抓地力的
踩煞車只會雪上加霜..
衝進積水的阻力..自然會讓你大幅降速..
與其任意降速..要做的..
1.應該是穩定駕駛..不要任意大幅加減速..
2.視線不佳..無法清楚判讀四周車輛動態..就不要任意變換車道..
3.正確使用燈光..讓別人能注意到自己的位置..
4.車輛反應會變遲鈍..所以應該拉長安全距離..
多了解自己及車輛在雨天的反應..如果沒有信心..減速慢行是正確的..
但是不需要用自已當下車況的標準去檢驗別人
車道的用途不管是不是雨天..通則都是一樣的..
就像大雨天..大型車也不會開進內車道一樣..
車速慢..就換到中外線..不要因為下大雨..自己就任意修改交通規則..
前幾天那場豪大雨..下午3點多就天空陰暗..
一些高速公路慢速車..開著雙黃燈慢行..卻捨不得開頭燈尾燈..

有些東西是經驗累積起來的..像我自己如果經驗不足..就會多參考別人的作法..
體會一下..
用嘴逞一時之快是沒有用的..
CCL wrote:
發現前面有狀況, 可能會定點, 急減速, ... 閃個雙黃燈/故障燈可以警示後方來車, "提早減速,拉開車距".
了解的人自然了解.
sean_537 wrote:這就是我說的台灣人耍小聰明又一例...
有同感,最常看到國道上大型車輛的職業駕駛,遇到前方有須急煞或急停的狀況時,也都是用雙黃燈來提醒後方車輛,我想他們的駕駛經驗與技術應該比90%的一般駕駛人好吧.
我之前在美國開高速也是這樣,必較急煞時還開雙閃黃,還自得意的覺得美國人都不會,我真是太厲害!
直到剛好有次載個美國友人,他說我可以不必這樣,我才驚覺自己的無知...
車燈規則是有套放諸世界皆準的標準的,這不只美國,甚至俄羅斯都行的通!
(開頭燈為啥車尾也要亮紅燈? 剎車燈為啥又要比尾燈亮?)
自以為是的做法就大可不必了... (我還知道很多貨車都還有改裝(可能是彈簧開關),只要煞車力道大一些,雙閃黃燈就自動亮,這更是耍小聰明的進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