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念過什麼書不要騙我 wrote:
連MOS規格都不會...(恕刪)


發電機出場額定功率就在那邊 只要在安全範圍內 區別大到你分辨得出來!!!

80W 發5分鐘 跟8W 發50分鐘 哪個造成影響你能分辨!!!

汽車的BMS 最大功率是由內部參數對應電池下去設定的

你以為換上高性能充電的電池 發電機就會無上限功率發電嗎!!

另外保護板買家就是按照賣家給的資訊下去判斷 商品

買房子弄清楚耐震強度就好 誰會去研究 鋼筋用多少砸 寬度多少 混泥土磅數多少

賣弄自己在MOS管知識! 哪個87消費者會去管這個規格



人家內阻跟容量有做過實驗論文驗證 你有啥 嘴砲一堆而已

接上保護板放電25A 拿掉保護板100A 說這個保護板沒問題

timeriver235 wrote:
發電機出場額定功率...(恕刪)

你好像以為只要在產品規格範圍內怎麼操它都沒有問題? 也難怪你的東西常壞了 , 實驗室的數據在現實生活中使用那是2回事
舉一例 : 某車號稱極速250km/h , 你用時速250km/h和100km/h各自跑完100km , 哪種跑法對車比較傷? 還是你覺得一樣? 我可不是說你用力踩就能到300km/h喔 , 這樣了解?
其實我對MOS並沒有什麼特別研究 , 我只不過要你去買帳面規格以上的產品來加強它的使用年限而已 , 不用想的太複雜 , 難道你買車只看表面規格買嗎? 不用管它引擎變速系統底盤操控性?
拿別人的鉛酸論文來討論鋰電 , 你知道鋰電和鉛酸的特性差十萬八千里嗎 ?
我目前是開BMW E30,已經換台塑鋰鐵電池超過1年了。 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 不在於性能得到什麼樣的提升,而是我不算常開車,有時公差出國車子超過兩個星期沒有開,或是車燈忘記關電瓶乾掉。如果是傳統電瓶那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求救, 不管是找其他人還是自己準備緊急電源。自從換了鋰鐵電池,一方面本身的自放電率非常的低,二來當電量低於30%會自動斷電。 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遇過因為電瓶乾掉車子無法啟動的狀況。 對我來說相當值得。
宗德居士
講到重點了...給你三星
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換的

crazyevan1974 wrote:
我目前是開BMW E30,已經換台塑鋰鐵電池超過1年了。 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 不在於性能得到什麼樣的提升,而是我不算常開車,有時公差出國車子超過兩個星期沒有開,或是車燈忘記關電瓶乾掉。如果是傳統電瓶那沒有其他辦法只能求救, 不管是找其他人還是自己準備緊急電源。自從換了鋰鐵電池,一方面本身的自放電率非常的低,二來當電量低於30%會自動斷電。 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遇過因為電瓶乾掉車子無法啟動的狀況。 對我來說相當值得。
我也是!

身為一台玩樂車,一個月沒機會動到也是很合理的事

保持在隨時可以發動出去跑跑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事啊!
我的going 100也有裝一個,說真的非常好用。
但是說什麼省油、有力之類的,我是沒什麼感覺。
之前因為換熱值高的火星塞(原廠規格是8號,因為聽信網路謠言換了6號),冷車變得非常難發動,常常發到電瓶電壓低到無法驅動啟動馬達,所幸乾脆換了目前使用的這顆鋰鐵(但是我不是買台塑的),雖然冷車依舊難發動,但是不再有電發到電瓶無力的情況。
另外我有裝藍芽接收器,用手機APP監看,電容量雖然在我啟動時用掉大部分,但是行車的路上大概十分鐘就可以回充,充飽。
鋰鐵電池的特性就是電容量下降的時候,電壓不會大幅降低,另外就是可大電流輸出跟回充這點,讓我覺得很好用。
這顆價錢也不貴,就大約是原本電瓶的三倍價,讓我覺得好用就值得了
神奇嗎? 電池用2年多 整顆沒電 顧路 緊急發火那科也掛了 保固內維修還要錢 說人為損壞 裡面不知什電路版故障 維修1400-1500 更幹的事 維修至少要3禮拜 在買顆電池 當備份? 一顆26000 和 傳統電磁 一顆4 5000 用壞就丟 哪個方便 ~~

crazyevan1974 wrote:
我目前是開BMW E30...(恕刪)


這是磷酸鋰鐵的優點...但是它的缺點是一致性容易跑掉
導致消費用花了數倍的費用,結果撐不到期待有的使用年限

近日小弟拆解了一組BMW油電車的大電池
是使用2009年製的A123 M1A 2300mah規格的電池,12串8併,使用時間不可考
在這些8併的電芯中,會量測到內阻及容量的不一致性

所以即使搭配BMS,電芯仍然是不一致的

個人使用自組鋰鐵電瓶約5年左右
其實BMS的壽命是相當長的
別說別人賣弄MOS知識,這點的確在選擇BMS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身邊幾個被我當白老鼠的朋友,換裝鋰鐵電池,最長與我相同是5年餘
還有保持聯絡的約有十餘位左右
無論是裝置在後車廂或是引擎室都尚未遇過BMS故障
也因為沒有遇過BMS故障,所以放電流測試也只用了手持式CCA量測儀做了簡單量測
目前家中2部汽車及3部機車都沒有發現電池衰退 (或是有些許衰退但可能在儀器誤差內無法察覺)
當然BMS也需與電池容量及汽車用電量匹配
有不少賣鋰鐵電瓶的賣家一片BMS打天下,無論多大容量、什麼車種都使用同一種耐電流的BMS,我想應該是大家聽聞BMS故障的主因了

所以即使有一致性缺點的鋰鐵電池,在汽機車的使用上仍然是相當耐用

鈦酸鋰電池據聞一致性佳、壽命長的優點
也有人不少人為了降低製造成本捨棄BMS
如果在不考慮容量密度(重量)及CCA較鋰鐵略低(其實容量加大CCA就可以放大、夠用)
且長時過充並不會造成電池容量減損或CCA下降
能不使用BMS,也的確是減少一個隱憂,是一大優勢
多一個零件就多一個故障點,這個道理一直存在

也期望更多神人能分享更多鈦酸鋰的使用經驗
kikianet wrote:
近日小弟拆解了一組BMW...(恕刪)


鈦酸鋰 無使用保護板 4月組裝 使用在柴油車上面約半年 今天量測壓差0.02V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