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高速公路內側車道並不是最安全的

這是小弟常開高速公路的經驗談,下列狀況我想有常開高速公路的人有遇過
內側護欄的維修、中央分隔島的樹枝修剪、澆水、割草、工人撿垃圾
通常這些狀況會封閉整個內側車道
因為都是在日間施工白天視線較好所以工人有時偷懶標示警告的距離不足
(看過只用繩子綁個三角錐拖在車後8~10m而已,甚至還看過只有響警報器及閃車頂黃色警示燈的,新車子隔音好老車風切聲大,距離50~100m時才聽到)
常會看到有駕駛人反應不及急於變換至中間車道差點發生車禍
若是發生在左彎的路段下反應時間更短
再說工人在中央分隔島行走無形中增加駕駛人心理壓力
若有個意外就是一條命(曾遇過直接穿越高速公路的工人)

另外夜間行駛時視線所能看到的距離有限受制於車燈的照射距離
所以看到路上有異物時能作閃避反應的時間比起日間更短
(目前看過最扯的是一捆棉被,其他輪胎皮、動物屍體、木條已習慣了)

所以小弟我開車的經驗讓我覺得高速公路內側車道是最不安全的
小弟我只有超車時才會行駛內側車道,其餘都待在中外側車道
大家想想你在內線前方有突發狀況你必須作閃避
所有人的第一直覺是要往右邊車道作閃避
但若這時右邊車道有車此時你就只能祈求你的煞車夠利、後方車輛有保持安全距離
不然你就只能往左側的護欄撞或者往右側閃找幾個陪你
但你如果是在中外車道你就比內線車道的多一條路作選擇
若是兩線道往右是路肩絕對(幾乎)無車大可利用作閃避動作

大家是否記得前陣子網路流傳一部影片
一部小貨車在內線爆胎翻覆
後面跟的車子拍下意外發生情形
所幸後車保持的距離足夠所以有煞住
假設你是那台車的駕駛是你平常開車的安全距離有足夠嗎?
若不夠你反應就會像我上面所說的一樣

小弟在這看到大家對高速公路內線道的行駛權有所爭議
讓我有感而發寫了這一篇文章出發點是交通安全及安全駕駛

所以請大家勿對慢速車佔用內車道作討論
小弟只是想說的是高速公路內側車道並不是最安全的這個觀念

如有不同觀點請提出討論


剛學會開車時
老爸也是跟我說開中線比較安全
遇到狀況閃躲比較有空間
當時未能體會出這個道理
只覺得開內線比較省麻煩
只是有了幾次內線閃躲東西或施工人員的經驗後
終於體會到為什麼中線是比較安全的說法
有時施工單位是真的漫扯的
警示告示不清楚
甚至轉個小灣就看見"道路施工"
這樣的距離有時還真會來不及反應
版主才鎖之前一篇沒多久還不到一天...又來...我看他會花轟
唉..原本只是問個定義, 又被鎖文....

不過今天的新聞有這一段
"此外,內側車道則定義為超車道,行駛內側車道,必須以最高速行駛,否則就會挨罰。何國榮說,警方取締時會有五公里的容許值,亦即最高速限時速一百公里的路段,車輛在內側車道行駛速度一旦低於時速九十五公里,就會遭罰三千至六千元。

如果未以最高速限行駛,導致後方車流回堵,駕駛人將遭重罰六千至一萬二千元,何國榮說,警方除了測速,還會錄影存證。"

所以除非你真的確定你的時速表超準.......我想沒人打包票吧...沒事還是不要一直在內側道開.

想到之前也有一陣子中山高台中路段(應該是1,2年前吧),經常圍一段超長的路段, 有1~2km
以上, 結果看不到半個人在施工, 只看到擺個"稻草人"在那邊搖, 那一陣子去北部都會塞在那
邊.......
就像在一般省道上開在機車道也是很危險哩

很多時候突然會有不知名高速移動物體突然衝出來…


我剛開車上高速公路時老爹也曾講過同一個理論
就是開中線有事發生時有較多的選擇,可以選往左或右。

像剛開始開高速時,常進了超車道後就忘了出來
老爹就會開始念哩,現在不管在高速或是省道也養成大部份都習慣進中線
高速公路上開內側車道我一直怕對面車道車飛過來 .. 因為 你自己小心還不夠
所以 如果是3線以上我後 靠內第2車道 保持 上限
不過 開外側車道也不安全 . 卡車 大巴 都開得好快 好像不怕超速 .
分享一個超誇張的經驗......
某一天在二高上,那是個向左灣的路段,我正在內車道加速超過中間車道的車,
望見前方路肩停了一輛警車跟一輛小客車,車外站著一個警察一個媽媽跟幾個小孩,
但是.....他們的動作有點奇怪,就站在那...每個人都專注看著內車道的方向,
難道...他們在玩整人遊戲嗎?....嚇不倒我的....哈哈...繼續加速向前
突然間...有殺氣!....#$%&@....灣道中的分隔島柵欄外出現了一個人!
哇咧!這不是幻覺,真的是一個男人,手上還拿著血滴子!
他竟然跑進來檢鐵圈的外蓋

幸好叔叔偶有練過,沒被嚇到撞中間車道的車,只有褲子濕了一點點...
但是他害我接下來一路上都不敢在左灣的地方超車....

我先聲我知道以下的作法是不對的!!!

開在內側車道時可以把大多的注意力放在左側
當然右側也是會顧一下
只需要注意車子離左側防撞桿的距離以及前方車輛的動態
維持100~110的車速巡航
減少了右側的注意力輕鬆不少

BUT一但出現狀況就要祈禱右側有地方能鑽
不然就是準備接下來的衝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