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了幾則新聞 Volvo宣布「倒戈」電動車 汽柴油引擎末日來了? 柴油引擎連卡車市場都快保不住?電動拖車頭加速實力好驚人(內有影片) 今天又在Costco內看到了特斯拉的充電站 目前理所當然沒看到任何一台電動車在充電 但特斯拉一口氣設了4個充電樁 加上Volvo兩年後就不再推出純內燃機的車輛 春江水暖鴨先知 難道 車廠已經預見這幾年會是人類交通工具動力由內燃機轉換為電動馬達的關鍵年代? (不管是插電車, 油電混合, 或是氫燃料都是電動馬達驅動)
不要為了排氣排氣污染的假環保 , 二氧化碳排放而廢棄內然機發動機(1) 電動汽車電力充電的場所 , 一般平民百姓,集合住宅大廈,,公共停車場, 難以建立私家車充電場所(2) 內然機的二氧化碳 排放轉移到發電廠而已 ( 能量不變定律 , 能量不會憑空而來)(3) 為了製造電動車, 與電池, 必須挖掘開採稀有元素 , 目前智利的鋰土礦場, 已經造成比 亞泥花蓮礦場嚴重幾萬倍的水土破壞 , 世界各國全面製造電動車電池, 哪還得了?(4) 電池是有使用壽命的, 廢棄的電池如何丟棄, 電池的化學物,可是難以回收與腐化還原。 鉛酸電池有點希望回收鉛金屬, 但硫酸水如何再利用。鋰電池, 鎳氫電池,就算回收之後, 如何還原大自然 天然, 或是再製 ? Remanufacture或是讓他幾萬年化解,回歸大自然,成為元素。不如,學習巴西,天然農業農產品提煉,酒精燃料, 或是生質柴油。 沒有石化的污染
嗯不需要再想東想西了這些事老美不是笨蛋,早就都精算過了相關文件文章很多Key word: EV, EPA, energy efficiency, ...https://www.afdc.energy.gov/fuels/electricity_benefits.htmlEPA環保局, 能源局,....等等都可以查到很多資料結論是,電動車能源效率的確比較高能源效率包含發電效率,電網轉換,充電效率,.....燃油車就包含能源提煉,燃油運輸,燃油消耗,....早期曾有能源效率不高的電動車被美國環保署打槍的歐盟也以能源效率的法令,在推動車輛的改變能源效率標準逐年提高現在是低排氣量+渦輪,接著必須是light hybrid,然後是hybrid 或是 plug hybrid,最後非得走上EV不可單位里程數能源效率高的,才有資格開始談環保這件事說到環保,大家都知道廢機油不要亂倒,但是最後這些廢機油到哪去了?是被很環保的處理掉了嗎?其實電動車的推動,充電的問題都有解決之道花錢就可以搞定節能環保也在其次!真正重點是卡在很大的"利益衝突"電動車會讓原本的保養維修體系崩潰純電動車沒內燃機,所以五油三水,變成一油兩水煞車油,雨刷水,電池冷卻水煞車油還因為電動車可回充來煞車,所以應該還比傳統車輛更耐用現在就有不少油電車的車主,煞車皮的壽命到20萬公里的。所以原本的保養維修體系,恐怕只剩下維修體系!!!至於利用定期保養,順便敲敲不懂車的車主,這種好康很難再發生。整個保修體系,恐怕會有很大比例的人會失業.....再加上新興的電動車廠, TESLA, GOGORO, ...都是直營體系,不透過經銷商或代理商所以TESLA 市占率多少,就是有多少的經銷體系消失可以想像,這對整個傳統的車輛生態系會是多大的衝突!還好TESLA電池廠的進度沒那麼快建議相關從業人員,也要早點開始打算後面的職涯規劃。
JL wrote:嗯不需要再想東想西...(恕刪) 電動車最大的阻力,其實就是來自於傳統油車的經銷商。在美國,這些經銷商對於這些新能源車的熟悉度幾乎是零,消費者甚至比車商還熟知這部車也因為無法從後頭的維修獲利,自然不願銷售這樣的車
台灣短時間之內還是比較適合油電混合車雖然VOLVO在2019年就不推出搭載純內燃機的車款不過應該會推出更多像VOLVO XC90 T8這樣的插電式油電混合車純電動車要克服的問題很多未來朝電動車發展是趨勢但不能否認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比較適合台灣這樣的環境使用VOLVO XC90 T8這樣的大型七人座休旅純電行駛都可以超過30公里未來把技術套用到V40或V60的車款純電行駛的距離應該可再增加也不用擔心沒電,因為還有汽油引擎電池耗盡的時候可以靠充電站或行駛充電不會有續航力中斷的問題
線上會員 wrote:Volvo宣布「倒戈」電動車 汽柴油引擎末日來了? 富豪汽車(Volvo)日前宣布將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引擎,且2019年後推出的新車款只有電動車和油電車。但專家認為,存在超過一世紀的傳統汽柴油引擎很難被淘汰,還會陪伴人類至少數十年。現在2021 年底了~ VOLVO 推出的新車款只有電動車和油電車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