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時跟朋友去冰島旅行,總共8人租了兩台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都是用雪胎途中有一段是在山區,有碰到下雪,大部分路面都被清過,但偶爾會有點積雪開上這段路時有開四輪驅動的自動模式,後來我朋友跟我說要開雪地模式,他在後面跟我的車感覺我的車有點打滑,但是我在開車時沒有感覺兩者有甚麼區別。所以想請問各位能否指教四輪驅動的自動模式跟雪地模式的差異在哪?
雪地模式基本上就是對扭力的輸出做一些微調,避免突然的扭力造成輪胎的空轉:1. 引擎管理: 採用溫和保守的 throttle mapping.2. 換檔邏輯: 盡可能保持在低轉.(包括2檔起步, 甚至更高階車種加力檔3檔起步)3. 扭力傳遞: 增加電子差速器的 preload, 更快的介入.4. 煞車限滑時, 減少煞車力道.
提供看法原因:車輛走行時的加速度或減速度超過此車輪胎與地面摩擦係數與重力加速的乘積的值,車輪就會產生打滑。(a>ug時)1.雪地模式:車輪在雪地的摩擦係數約0.1~0.5,假設u=0.3,所以車子加減速度不可超過2.94m/s2。故在雪地開車,增速或減速須緩慢進行。2.以本人的車在雪地模式時,是透過行車電腦來限制引擎動力輸出 (降低節氣門開啟角度(電子節氣門、油門)、限制噴油嘴的噴油量與火星塞點火時間,讓動力輸出緩慢增減。),放慢車速增加或減少。在此模式下,大腳踏油門是沒用的,車速還是緩慢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