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ry SE 的操控比普通版的 BMW 還來的好

krispykreme wrote:


我住加州彎區

女王不准的原因
是因為我不小心敗了一台 GT-R :)
(Gun Metallic- Premium edition- 月底交車)
加上家裡還有幾部玩具車
所以女王對我的保費很不滿
再加上年紀也不小了
開 M5/M3 上班背也吃不消
所以乖乖的買 LE
反正可以代步就可以
(恕刪)



krispykreme wrote:

第二
台灣的 BMW 跟北美的基本 BMW 通常不會有 sports package
操控並不出色

我每次看車板看一堆開歐洲便宜車在吹噓歐系車操控一流
我覺得很好笑

買 BMW 不選配 sports package
根本不知道 beemer 的優點
只是在吹噓吧

PS. 328i/325i service loaner 開到膩 (光看到配的 Bridgestone Turanza EL- 有夠 xxxxx)
沒 sports package 的 BMW 實在沒那麻強(恕刪)

krispykreme wrote:


置於底盤
我不認為 Golf, passat, Focus, mondeo.... 會比同級的日本車好到哪去

E90 沒 sports package 雖然路感不錯
但真的要過彎並不會比 camry SE 好到哪去
(更何況配上爛爛的 Turanza EL400)

車調的軟並不等於底盤差
訴求不同(恕刪)


krispykreme wrote:

09 Camry LE I4 (我的上班車)
09 E93 M3 Silverstone DSG (這是女王的車 連我都不能碰)
08 Sienna limited pkg 2 (family van)
07 Odyssey EX-L Navi/RES (女王的代步車- 說句實話這台根本是血拼車)
06 M5 (賣不掉只好留著)(恕刪)




轉自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1&t=924840&p=3

好幾個跟他一搭一唱...看來魔人復活了!
而且還來個很多個...
為反H而返H,較sport的車廠在camry面前都是個x

camry先打贏自家gs再來跟bmw比操控咩!

maverick14 wrote:

個人經驗, 同級車來說, Honda 的操控是比 Toyota 給人的信心較高一點點, 但並沒有差很多, 我之前的文有提到, 個人經驗, 若 BMW 320d 的操控性是 90分, Altis/Civic 或 Camry/Accord 也不過就是 70~75分之間的差距而已, 不少歐系車, 甚至是 Mazda/Lexus GS/IS 給人的的信心感則更佳, 沒機會開過 Focus/Mondeo, 但相信操控性應不下於 Honda 同級車 .....(恕刪)


Altis操控連60km過彎都有問題了,跟fortis,civic同級耶!!
原來BMW沒比較好只是信心感較佳~~


好多個都說他家有那台車,然後就狂批那台車,都沒有真相>"<

算了 別裡她
理性的來分析...
連我這小小咖上班族的都沒在哭保險費太高了
KK都有錢買M5 M3 GTR了 還怕保險費太高?
光這點 濠洨成分居多
就算不是濠洨文(不要說我們酸她) 充其量也是有錢買車沒錢養車那類人而已
看什麼屁股開什麼車 開自己心愛的車 開的爽才重要
她的文章看看就好...
我想.....你不懂他那"艘"Camry的價值,
Camry是一艘陸上船,
為了打造這超擬真的漂浮感 底盤結構可是最高機密,
連歐系車種燈對這種底盤的結構驚訝不已

感覺是非常主觀的,
也許Camry的設定真的打動了他,
是真 是假 是嘴泡都不是重點,
買自己心中C/P值最高的車就對了,
戰贏了沒沒太大意義。
這些言論並不是虎爛哦。

美國的 CAMRY 3.5 SE 底盤/懸吊系統/輪胎都升級過﹐操控的確比台灣的鯨魚版本好的多。

另外因為美國氣候多變化﹐因此為了避免承擔責任 BMW 的車都是配備可以在雪地勉強使用的所謂的4季胎。 搭配了這種輪胎即使是法拉利也神不起來。 車主可以自行選配所謂的 Sport Package 搭配高性能胎﹐但是價格很貴 (車價增加10-15%) 而且乘坐感覺不舒服所以選配的比例並不特別高。

加上之前 BMW 為了討好有錢有開慣7人座麵包車 (Minivan) 的女性駕駛特地把動力方向盤調到輕飄飄﹐開起來跟一臺林肯差不多所以美規的 BMW 普遍而言操控是不如台灣進口的歐規 BMW。

但是美規基本款的 BMW 的馬力都至少是6汽缸﹐因為 BMW 美國分公司規定 4 汽缸的 BMW 都不准進到北美因為有損公司形象。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ITREG wrote:
我想.....你不懂...(恕刪)


只有在台灣T牌的數量才是用"艘"來計算吧
+1 .... 而且BMW 就算加了 sport package 也不能選 LSD ....

Pachilla wrote:
另外因為美國氣候多變化﹐因此為了避免承擔責任 BMW 的車都是配備可以在雪地勉強使用的所謂的4季胎。 搭配了這種輪胎即使是法拉利也神不起來。 車主可以自行選配所謂的 Sport Package 搭配高性能胎﹐但是價格很貴 (車價增加10-15%) 而且乘坐感覺不舒服所以選配的比例並不特別高。

加上之前 BMW 為了討好有錢有開慣7人座麵包車 (Minivan) 的女性駕駛特地把動力方向盤調到輕飄飄﹐開起來跟一臺林肯差不多所以美規的 BMW 普遍而言操控是不如台灣進口的歐規 BMW。
Pachilla wrote:
這些言論並不是虎爛哦...(恕刪)


老美的用車習慣跟歐洲還真是商當不相同~
武術~雖然是一種武裝的力量~但是我們中國武術~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推己及人!這是你們日本人永遠不會明白的道理~
krispykreme wrote:
置於底盤
我不認為 Golf, passat, Focus, mondeo.... 會比同級的日本車好到哪去

他不是唬爛,就是在說謊
哪麼
台灣的Wish有SE版本嗎?
昨天從中橫要回家
可能是我們車比較重吧!
((SAVRIN 2.0:1634kg Wish 2.0:1425
再加上我們車上有4位乘客(連駕駛還有我都算進去)
又多了快180公斤的重量
-----------直接入重點
相信跑過中橫的各位大大都知道
中橫下午非常的容易起霧...
我爸就想說慢慢開...安全為上
平均時速只有31km/h(看導航的)
轉彎也大概降到25左右

結果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後面冒出一台Wish
看來不是改款後的..(我記得改款後的Wish車屁股Logo是放在開後車廂門的手把上)
跟了我們10幾分鐘
後來有一段路比較寬
就聽到後面的引擎聲
馬上衝出去....
結果就不見車影了
後來才在武嶺那裡看到那台WISH在休息
結果到了仁愛...
又聽到喇叭的聲音,然後他又衝出去了...
恩...在中橫這種山路,而且又有起大霧的情況下開這麼快
只能說駕駛太猛了..
lucifer@mobile01 wrote:
+1 .... 而且...(恕刪)

可小弟我平常開的感覺並不差,高速公路上穩度十足.

沒開這台試過山路,週末開上Sand Canyon Rd去試試好了,不過以我的駕駛水準也不知道試不試得出來差別.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