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是超愛面子的那種爸爸,什麼都自己來
去年開始,會重複問同一句話、找不到剛放好的東西,跟朋友約好也會忘記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燒水忘了關火,那瞬間我真的覺得爸爸老了
其實一開始我超抗拒帶他去什麼所謂的機構
心裡會想:是不是我不孝 把我爸送走?
所以我先試自己在家陪練拼圖、接龍、手機小遊戲、吃飽後一起去散步聊聊天
我們全家一起輪流陪,可是他還是常走神,對活動很快就沒興趣,晚上也不好睡,脾氣變得更拗,老實說,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內疚和疲憊裡拉扯
後來我因為朋友的介紹下知道了日照中心,先是上網搜尋「日照中心是什麼」,才知道日照其實不是住院或長住的地方,它比較像白天版的社區學校,長輩白天去,晚上就回家
日照中心的服務內容也比我想像的多:早上報到會量體溫、血壓,跟老師打招呼;之後會依狀況分組,有記憶訓練、音樂律動、簡單的桌遊互動,還有生活自理的小練習(像是分類、按步驟做事);中午一起吃飯,下午會有午休的時間或復健運動,結束再由我們接回家或是日照也有安排交通車
整體氛圍其實很像在社區活動中心,不是我腦中那種冰冷的醫療感
我也擔心爸爸會適應不了,所以是先幫爸爸安排半日體驗
他一開始真的皺著眉、抓緊我的手不想放,我也很掙扎,結果不到半小時,老師用他以前工作的話題跟他聊(他以前是廚師)、帶他跟同齡的伯伯阿姨玩桌遊,他居然笑了

那天在現場看到我爸跟其他長輩與老師們一起玩小遊戲,專注的神情跟互動真的讓我很感動
平常我們總擔心他們會孤單,但其實只要有活動有同伴,整個人精神都會提高
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一幕,覺得一定要留下一點紀錄
當天晚上回家,他主動說了今天有玩遊戲、有一樣年紀的人陪我一起聊天,他很久沒有那麼開心了
安全跟專業這塊,我原本也很擔心,實際去之後,才發現會有社工或護理人員定期評估狀況,老師每天都會回報今天的參與度、食量、情緒起伏之類的重點(有些會用Line傳照片或小記錄);如果臨時有狀況也會馬上打給家屬,這些細節讓我放下很多心
費用呢?我跟大家一樣最擔心這個
我們家的做法是先打 1966 長照專線做評估,能不能使用長照 2.0 的補助、補助比例多少,評估後會比較清楚,扣掉補助其實還可以,一天算下來只要一百初頭,不會像想像中那麼可怕,至少比請全日看護便宜很多,而且爸爸願意去、願意動,家人也能喘口氣,整體是划算的
現在的改變是:
他早上會問「今天要上什麼課?」
回家願意主動分享,晚上也比較好睡,我也不再天天揪著心,終於能安心去上班或是洗個長一點的澡
我覺得日照不是把人放著,而是把他拉回來,拉回有節奏的白天、有人同伴、有被需要的感覺
我自己走過一遭的感想是:還好這個社會上有日照這個選項,讓照顧長輩沒有那麼可怕,比較像重新幫家裡把日子排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