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不是錢誰賺得多
是方方面面的差距
他們最終都是離婚的
1.雙方事業觀念的差距
你可能還會想繼續衝,男友比較想安逸生活、不求事業成就
2.雙方用錢的概念不同
一個到現在30歲薪水全給家裡,自己只拿自用花費的人,不會有甚麼金錢規劃的能力
(也許不是他願意的,但原生家庭讓他逼不得已這樣做)
這跟你賺的錢可能90%是自己掌握,差距很大
3.生老病死是自然,各自家庭的父母都會碰到的過程
你如果體諒他,以後在這個過程就多幫幫他(至少不要跟他吵說錢怎麼都拿回家)
最後總結
你們倆也不是初生情竇的年紀
知道以後在一起會有很多現實的問題(就像你問的問題一樣)
但也需要知道,以後是兩個在一起,就是一個結合體,要互相體諒協助
不要想說你家這邊都一帆風順,以後說不定出問題的是你這邊
能一起面對就一起面對,不能就盡早結束
dieselman wrote:
這種狀況我也見過不少
主因不是錢誰賺得多
是方方面面的差距
他們最終都是離婚的
1.雙方事業觀念的差距
你可能還會想繼續衝,男友比較想安逸生活、不求事業成就
2.雙方用錢的概念不同
一個到現在30歲薪水全給家裡,自己只拿自用花費的人,不會有甚麼金錢規劃的能力
(也許不是他願意的,但原生家庭讓他逼不得已這樣做)
這跟你賺的錢可能90%是自己掌握,差距很大
3.生老病死是自然,各自家庭的父母都會碰到的過程
你如果體諒他,以後在這個過程就多幫幫他(至少不要跟他吵說錢怎麼都拿回家)
最後總結
你們倆也不是初生情竇的年紀
知道以後在一起會有很多現實的問題(就像你問的問題一樣)
但也需要知道,以後是兩個在一起,就是一個結合體,要互相體諒協助
不要想說你家這邊都一帆風順,以後說不定出問題的是你這邊
能一起面對就一起面對,不能就盡早結束
我再補充一個故事,我真正的同事
也不一定是錢誰賺得多的問題
男女方薪水都差不多100W,中部人
男生結婚前都是把薪水給家裡,自己只領零用錢
家裡還有房貸,公公婆婆沒上班了,有妹妹,不結婚沒工作待在家
很孝順(想也知道)
結婚後爭執就來了
女方希望男方把薪水主導權拿回來,改成每個月給孝親費就好 -> 公公婆婆不爽了 (男方不表示意見)
女方希望搬出去獨立住一間,房子女生自己買也可以,住附近也可以 -> 公公婆婆不爽了 (男方不表示意見)
之後就是有各種爭執...小孩教養費、男方不想出國、女方不想住家裡啦等等....
現在分居中(公公婆婆不准離怕被鄰居笑話)
婚前妳一定要去他們家多走動,陪他回去看南部的家人,了解他們,能接受再考慮結婚。
婚後男方家人會理所當然認為妳的錢要幫忙補貼家用(連公婆的),要買房子,婚前一定要先買,而且一定要買妳的名字,就算男方不出錢,要不然婚後要買房子還要被男方親戚干涉一堆,而且婚前買,就算婚後男方幫忙出,離婚也還是妳的男方不能分,還能當藉口薪水要付房貸沒錢貼男方家人的費用。
再來男方的錢管不到,就想他的好,我老公的錢我都用不到,連孩子的費用都是我包,但是至少我有免費的保母(婆婆),出門有免錢的司機(我要我老公載我去那他從沒拒絕過),這樣想也快樂的過了14年的婚姻生活

把目光的焦點從「男方原生家庭」「女方原生家庭」
移到「兩位未來的新家庭」
找個適當的時間、愉悅的心情,兩人談出一個數字
這個數字是「自己願意為這個新家庭投資多少金額?」
談定之後
兩人每月都各自存入該金額到共同戶頭(可以超過,不可短缺)
用這個共同戶頭來支付新家庭的食衣住行育樂所有開支
這個數字或多或少因人而異
但是只要定了下來
一定得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數字
重點來了
兩人不管任何原因
須保證每月投入該金額進共同戶頭
其餘的部份各自任意使用
對方不需也不應過問
萬一談出來的金額試算下來不夠支付費用怎麼辦?
那就先不要結婚
等到試算數字可以支付婚姻生活之後再結婚
如果不能等/不想等
那就分手吧

結婚後是要跟配偶同甘共苦,如果看到只有共苦的婚姻還結的下去?
建議樓主衡量好自己未來想要的生活,再決定要不要走下去。
我覺得樓主很理性,會考量到未來面臨的經濟問題,不會因為愛沖昏頭。
看得出來男方對於他現在的薪水很滿意也不想變動,但樓主可能希望男方可以更有企圖心,
加上男方原生家庭的問題也讓樓主對兩人的未來卻步。
1.建議先跟男方討論商量一下"雙方"對於未來家庭的"確實計畫",包括未來給多少孝親費及照顧父母的責任分攤。
2.討論婚後是否進行分別財產制及大概的家用分攤,早點說清楚,觀念不合無須浪費時間。
3.樓主不需要覺得自己很無情或自私,人生是自己的,看一些酸民冠冕堂皇的屁話,他們又不會替你吃苦,要不要吃苦也是你自己的選擇,無須理會他人對你的評價。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