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台賣的HTC Cruise!!!剛剛客服打電話過來!!!

剛剛08:55PM,我看到各位大大所寫的,馬上進MOMO看我的訂單
結果訂單已無顯示任何資訊,當然馬上打電話去詢問
客服員沈先生說由於我的訂單是2/6日訂
應該已在物流作業,他強調由於經過年假
故廠商都是2/12作業
不是明天就是18日送達
並說若18日晚上還沒送達就是配送有問題

我一直追問他,是否確定送出?
我還告知他說網路上有人說要兩個月才拿得到
他說因為熱銷故目前無法銷售
至於我的訂單沒有問題!?
言下之意就是OK?

至於結果如何,就只有等待
結果如何在向各位大大報告~
hugochen wrote:
剛剛08:55PM,...(恕刪)


我看我的訂單,也是進入「物流作業」!!!
我2/13就打電話問了,他也說進入配送中,五個工作天就可以到貨...
結果今天卻打給我說「缺貨」!要等兩個月!!!

有圖有真相:

東房拉客西房退客~
這下MOMO肯定賠慘了
一萬七的價格~___~
我當初瞎了狗眼沒看到><
eattoyou wrote:
東房拉客西房退客~這...(恕刪)


但是他們現在不太願意負責...
土匪頭 wrote:
放心
這種事不會發生
因為他現在沒有請款
充其量佔了信用額度


我從信用卡網站上面已經可以查到這筆訂單分期付款的第一期帳款

當然 momo 還是可以退款/取消訂單,不過就目前而言,消費者只認為 momo 已經請款了,如果信用卡結帳日是今天,這筆帳款一定會被列在信用卡帳單上
這就跟我12月底訂了一隻TytnII是一樣的
我是12/26號訂的~~網頁商品有兩個,分期價是19888,一次付清價是18XXX
我是用分期的
訂完隔一天還兩天,也打來跟我說手機目前缺貨(而且理由還是手機韌體有問題
問我要不要取消~我當然也是說要繼續等啊
這個時候我就覺得很奇怪   明明網頁上是有貨的   那有下標成功之後  才來跟別人說目前缺貨的道理
結果等了兩個星期  受不了打去客服問   客服說幫我問問看
隔兩天突然打來說  廠商回報說1月底前一定會到貨
就覺得很開心  等了那麼久終於等到了
結果!!!
又隔了兩天 客服又打來 直接跟我說  廠商說不會再進貨了還是怎樣的  所以要直接幫我辦退貨
我聽了整個傻掉  感覺從天堂直接掉到地獄
後來寫信去客服罵  客服跟我說  為了怕這件事影響我對MOMO的觀感
會送個小禮物給我  
結果是MOMO台MARK的保溫杯

整個無言。。。
我就直接去PCHOME買了
也是開心使用中


沒想到它現在又來這招
它這樣不曉得算不算詐欺說


不過我是覺得大大不要報太大的希望囉

有圖有真相


小弟的經驗
目前主要購物網站
好像只有PAYEASY是用下單占額度,而不是下單就請款
因為我之前有經驗。

PAYEASY客服說是因為法律的規定,而PAYEASY是台新銀行的關係企業,所以只能貨到才能請款。

這樣的話,照理來說MOMO不應該是下單就請款,因為MOMO不也是台北富邦銀行的關係企業嗎?

我知道的:PCHOME與YAHOO的購物中心,也是下單就請款。
我的經驗是在 pchome 買了一樣產品,pchome 也先扣款了
信用卡帳單也寄過來,明確看到上面已經扣款
接著pchome 打電話過來說,廠商說國外也缺貨,沒有辦法拿到貨問我要不要退
我是跟 pchome 說,妳既然已經扣我款項,錢也拿走了,就要給我東西
沒給東西就沒有理由拿我的錢,我堅持不退款
跟他耗了將近一個多月快兩個月,廠商也都沒把該商品在上架
最後廠商不知道是不是受不了,還是真的調到貨了
把我買的東西寄過來給我後,沒多久.....就看到該產品又上架了

堅持下去吧
Tenchi Hsu wrote:
我的經驗是在 pch...(恕刪)


如果真的要耗兩個月
又要先付款,又要承擔2個月掉價的風險
我想還是有人會選擇放棄吧!!
搞不好花兩個月能找到比他更便宜狀況也不差的二手機

不過我想堅持住等待的人應該還是會賺到
畢竟這是時間換取金錢的交易
BESCHWA wrote:
如果真的要耗兩個月又...(恕刪)


就看廠商怎麼想了,今天市場會掉價,損失的又不是有卡在那裡的使用者
相對的廠商利潤無形當中也被削減

假設透過此方法的人員有 500 人
原本他可以在兩個月內多賣個兩千台好了
為了這500人,他必須犧牲掉兩千台的利潤
我們用中間的價差來計算,利潤我們用 5000 來計算
500 x 5000 = 2500000 認賠少賺兩百五十萬元
然後價錢調整過後,多賣的兩千台
2000 x 5000 = 10000000 賺了一千萬元
那這兩個月扣除掉認賠的 500 台,他還多賺了七百五十萬元

如果他就這麼耗下去,寧可不上架,也要撐到妳退貨
兩個月後市場價格也跌下來了,他就當作有貨進來,出給這些撐下去的勇者們
那他損失的有多少呢?不是七百五十萬喔
是一千兩百五十萬元,原先的 500 台認賠了,然後有可能的兩千台也沒了
整整少賺了一千兩百五十萬元,廠商不是笨蛋

今天如果很多人就這麼撐下去,最後低頭的是誰?
相信還是那些廠商,只要計算得失,相信最後還是向利潤低頭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