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有那麼貴嗎?我在Diamond剛出來的前一兩個月買,開車門不小心手機滾下車子外面沒發現,等我發現手機不見時回去找已經發現手機淋雨+被車子壓過面板破掉 , 整個維修起來才NT8000 , 所以大大修 14000 似乎太貴..
biaop3 wrote:談法律 扯太遠的吧!...(恕刪) 其實可以理解你的不滿,但也要請您想想一個比例問題:HD在台灣賣了至少也有上萬台,為何沒有看到其他反應受潮的問題?說實話我也是HD使用者,洗澡時甚至拿進浴室當播放器,至今仍未發生受潮現象。雖然我的經驗不能代表您的經驗,但社會就是依照規範運作的,不管您喜不喜歡這個規範。舉例來說,為什麼這次風災失蹤災民的死亡認定手續要這麼繁雜?因為如果不從嚴認定就失了秩序。隨便一個人來說某某某死了,誰來確認呢?同理,如果消保官沒有跟業者進行一個標準電子產品的受潮認定,而每個維修case都接受消費者的一面之詞,誰來顧消費正義?誰來維護整個維修機制?維修機制會不會因此Crash?若您對於這個認定標準有意見,冤有頭債有主,消保會電話1950,怪罪htc(維修工程師)就有點怪錯人了。
psychol wrote:其實可以理解你的不滿...(恕刪) 樓主的關鍵在於貼紙顯示受潮與手機一定是因為遇到水壞掉有無絕對關係?若是單純因為貼紙顯示說受潮,所以維修人員就自行判斷因為受潮所以壞掉要維修費,這是倒果為因另外您說你都在浴室用但手機都沒故障,請問您的手機有打開來看嗎,會不會打開來其實貼紙已經變色了只是剛幸運的您還沒有遇到零件損壞,所以還沒送修當然不會遇到被判定受潮或著您手機的貼紙真的沒變色,那這樣是否也可以反向來說,貼紙真的是很不準確的一個東西???另外因為賣了好機萬台都沒有很多人有受潮貼紙的疑問所以受潮貼紙的可信度就是100%?這是啥邏輯?不懂舉例來說一堆人買樂透都沒中,所以買樂透一定不會中?如果人家樓主真的沒有碰到水,剛好真的是那張受潮貼紙出問題維修人員可以一口咬定一定是樓主的疏失嗎?
moacetyl wrote:樓主的關鍵在於貼紙顯...(恕刪) 謝謝您的指教。不過我的重點一直在"既有規範"上。重貼前面網有的文:行政院消保會日前邀集主管機關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以及中華電信、全虹、聯強等銷售與維修通路業者共同協商。會中達成共識,只要是手機內部防潮標籤已有渲染、褪色情形,或手機電路機板、零組件出現鏽蝕、水漬現象時,就可判定是手機受潮。的確,我的手機的防潮貼紙已受潮的可能性是有的,但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規範既然已經存在,廠商遵守規範走,在法律上就站得住腳。再次重申,今天對於這個標準有疑義,應該找的對象是行政院消保會尋求協助,而非單一廠商。對象錯了,再怎麼吵都是自己理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