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手機有一個3.5G上網的小問題,找不出原因,為什麼不能開啟 google map想說撥空去一趟 桃園中正路的直營維修中心應該很快。
特地抽空十一點趕到維修站,居然不能在現場等,一定要拿維修單等通知?
手基本身沒問題,只是軟體需要檢測的問題,真把消費者當作不懂的鄉下人嗎?
到了下午兩點電話通知來了,才去領回來。
換句話說,原本一趟可以搞定的,硬是跑了兩趟!
原因是什麼:原來是根據維修站服務時間,十一點去太早了,只有門市收單小姐撐場,後面房間,手機維修的人根本還沒上班!
這就是 聯強的服務,本來想跟總公司申述,後來想想算了,知道這就是聯強的服務,下次買3c要注意一下通路就好了。
不上來看,還不知道 "聯強的服務''還不只是小惡魔,其他一些手機網站都有評價!!
小弟的經驗是螢幕排線短路的問題,送回去聯強被搪塞了一句"受潮故障不保固",小弟試著跟維修人員說明我的故障部位跟有沒有受潮應該無關。但是他可能搞不懂(1)受潮後整隻手機一律不保修、(2)零件故障與受潮有關才不保修 兩者的差別,小弟實在也懶的繼續跟他們爭論,最後自己找維修的店家花錢了事。 ~"~
長期以來也陸續在板上看到許多朋友因為這樣的問題被拒修,實在也覺得很奇怪。以小弟而言,排線因為安裝角度被基板壓到,最後導致短路,與受潮何干~?應該要分開來看才對吧!
姑且不論在台灣的氣候前提下使用"受潮"來當作保固條款是否合理,廠商不問故障原因與水氣是否有關,只要檢查完那張貼紙,就說你受潮一律不保修,即便故障零件和水氣無關..甚至受潮的只有那張貼紙也一樣不修....。
若是保固條款約定"由貼紙判定受潮後,整隻手機一律不保修",這種顯失公平的定型化契約條款應該可以往消費者為有利解釋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