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是用RAM車架+塑膠夾鍊袋,沒看錯,就是用夾鍊袋,還可以用USB繼續充電使用,一個不夠就包兩個。下雨天還有一直在騎車的話不太容易造成過熱的問題(以前更誇張,直接拿兩個大一點的塑膠袋包起來,後來是因為塑膠袋破了,覺得危險改用夾鍊袋)。
我目前用的導航機是1690,已經停產停維修的機種,但是足夠使用了。真的出機車專用版的(有防水),很抱歉,除非是抽獎或是送的,否則我是絕對不會掏錢去買。

這種夾鍊袋一包沒多少錢,我是拿來裝冷凍水餃,吃完後洗洗晾乾,一樣可以用。隨便都買的到,簡單方便喔,僅供參考用,自己取捨喔。
Jimmy_Sung wrote:
你是那裡看到我說「不...(恕刪)
對不起。這種討論就是很容易變成正反兩方的辯論術而已。
因為你說不好,我說好,就一定會有衝突。文章又不可能全部講完。就你也只講了一半,誰知道?就連專業作家也常常如此不是嗎?
現在不就把你之前沒講的全講出來了。讓其他網友自己去做判斷。
我使用了不會有任何問題,不代表你也可以。但是你也否定其他的可能性。
你的文章我只看到說會當機,不防水,過熱,看不清楚。其他也沒說在什麼條件下?討論區本來就有不同的意見會產生。寫文章很容易針對某些論點陳述。這不就是網路論壇嗎?
網路文章本來就無法真正客觀,連其他媒體或是教授都無法達到真正客觀。只要是人寫出來的就是他個人的主觀。我也是如此。
===================
回到主題樓主自己已經買了,也預備自己去測試自己的防水裝備。那就看他有時麼不同的方式。網友各自去評估你想要的方法。
cmcssc wrote:
防水包我個人是用過,只可惜的是我買到的可能是瑕疵品,沒幾次就斷頭,還有過熱的問題(我那時候用HTC HD2 搭配 Garmin APP軟體 ),為了過熱的問題,我還特別挖了兩個小洞,下雨用塞子塞住,但是散熱真的有限
我是用NUVI 52和NUVI 200,進防水包。用一條USB線接到行動電源。一整天下來也沒時麼過熱問題。還是夏天八月。每天都是大太陽。
或許我排機車旅遊行程不會一直騎。頂多兩到三個小時就會排一個休息點。有些景點密集的一個小就會停下來。我是沒試過24耐。那不是我要的機車旅遊方式。
至於斷頭?有碰過。因為這些材質都是塑膠的。有些是鐵加塑膠。我連支架都斷過。但是這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要看每個人的騎車路線和騎車方式。
cva wrote:
一開始我也是拿garmin的205W 甚至1480,用在機車上,
只是偶爾出去玩,還算堪用,
可是如果你常跑長途,到其他縣市,
人生地不熟,還是會覺得有台兩輪專用的比較方便,
我個人實際使用的情形是 NUVI 200和NUVI 52。放在機車上使用。
跑外縣市反而沒差。跑台北市新北市才有差。因為全台灣有複雜的快速道路閘道口,目前只有台北市,新北市,其他縣市沒有這些困擾
重機專用和汽車使用的導航機,最大不同只有防水。其他都可以靠設定完成路徑規劃。
以使用情境而言,也不會每天下雨。我繞了三次全島和半島,最長八天,最短五天。也只有遇到兩天下雨。其他大部分都是晴天。
在台灣大部分鄉鎮的設計都沒有所謂兩輪重機專用道路。出了台北市,新北市快速道路,機慢車道全部混在一起。走過台灣200多個鄉鎮。因為之前有天下雜誌微笑319鄉活動。真的沒那麼難判斷。
==========================
如果真的這樣重視安全?為何不去買台15000元,重機專用的導航機就好。其實真正貴是貴在那個防水,其他的路徑規劃都差不多。以GARMIN而言,地圖是一樣的。軟體不同。路徑規畫可能有些不同。但是都可以用設定來解決。
只為了一個防水,看人願不願意掏錢多花五倍的價錢去買重機專用的導航機了。GARMIN汽車最陽春的只要3500元。
看起來是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花錢,才會一直討論這個話題

台灣重機專用導航機銷量少到連GARMIN都不太願意在台灣出新機種。因為台灣人都喜歡便宜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