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解析度 =\= 軟體解析度.
所以以前的流出版還因此有很多改解析度的版本.
如果一開始用較低解析度開發,
然後延展成較高解析度,
這時就會感覺怎麼畫面顆粒都是粗粗的,
但是執行 apk 或是 看電視 又變正常,
因為可能用回正常(原生)解析度.
例如c320 是 320*200 (16:10),
大多數 garmin 導航機用的是 480*272 (16:9),
如果把 320*200 長寬放大2倍,變成 480 * 400,
然後再裁切一點,就可以變成 480 * 272 了.



這時候就會感覺怎麼跟上古時代的機器差不多.
順便說一下,
從c320 開始用到 3590,
放大到 500m 以下,
兩種畫面就很接近了.
但一拉高就不一樣.
這個設計觀念在 手機遊戲也是一樣.
可以用低解析度延展,降低手機的性能要求,
免得一些舊手機不能用,跑不動.
syntech wrote:
以 google app 來說,
硬體解析度 =\= 軟體解析度.
所以以前的流出版還因此有很多改解析度的版本.
如果一開始用較低解析度開發,
然後延展成較高解析度,
這時就會感覺怎麼畫面顆粒都是粗粗的,
但是執行 apk 或是 看電視 又變正常,
因為可能用回正常(原生)解析度.
例如c320 是 320*200 (16:10),
大多數 garmin 導航機用的是 480*272 (16:9),
如果把 320*200 長寬放大2倍,變成 480 * 400,
然後再裁切一點,就可以變成 480 * 272 了.
orzorzorz
這時候就會感覺怎麼跟上古時代的機器差不多.
順便說一下,
從c320 開始用到 3590,
放大到 500m 以下,
兩種畫面就很接近了.
但一拉高就不一樣.
這個設計觀念在 手機遊戲也是一樣.
可以用低解析度延展,降低手機的性能要求,
免得一些舊手機不能用,跑不動.
GARMIN APP沒有在台灣上市販售
之前也只有跟ASUS手機隨機販售
會去賣場看51,代表就是買一般導航機
跟GARMIN APP裝在不同手機上的解析度沒關係
所以您回的,跟實際上的狀況無關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GARMIN的導航機就是480 x272
只有少數才有更高的解析度。
C320那種東西不用講了,太久了。
況且原廠出來解析度就跟螢幕適配好了
沒有解析度跑掉的問題
哪來上古時代的機器的解析度?
syntech wrote:
3590 就是 android 的,不少機種也是,
當然在上頭執行的 garmin app 也是 google app 呀.
garmin 用android 好久了.
本來用 wince 核心.
說到3590,我家剛好有一台
然後?
在上頭的GARMIN APP不曾出現過有您說的解析度問題
畢竟出廠時配的就是相對應解析度的機子
所以不會出現您說的問題
您是要表達甚麼?
GARMIN APP就是不曾在台灣的GOOGLE PLAY上架過,販售過
拿PND裡的GARMIN ANDROID來說?是否非法提取出來使用!?不然怎麼會拿這個出來說?
而且後續就算是ANDROID PND也都鎖很多權限了。(3590記得關掉的權限還比較少,後面的關很多)
您提的解析度問題之前導航王發生過幾次
畢竟當時主要是賣給手機使用
每個手機解析度不同,下載到與手機解析度不相同的導航王APP(執行檔為.APK)就會發生您說的情況
但這個在GARMIN機子上就是不會發生,至少我手邊的機子還不曾發生過
從NUVI 200,255W,1370T,1450,2545T,2567T,3590,都還不曾發生過解析度跑掉的問題
就算更早之前使用過GARMIN Mobile XT 搭配 Symbian的 SONY Ericsson M600i也沒發生過解析度跑掉過的問題
請問您使用GARMIN PND有發生過解析度跑掉的問題?
另外,GARMIN我記得不是使用WINCE,是自己開發的OS。
使用WINCE的PND是MIO跟PAPAGO,當時使用的時候不定時會跳出當機畫面
的確很WINDOWS的風格。
後續倒是曾跟ASUS合作開發WM作業系統的手機 GARMIN-ASUS M20。
最近掛了!
雖然在網站上早已經說此機種沒有備料維修!
但是我看它的出廠日期是2012,現在是2018,算買個6年好了。
這種機器一般是爬山用的。做導航可以算是堪用。轉彎沒有語音,只有嗶聲而已
正常買的人應該不多。
所以日常使用的也不多。
我是少爬山。當初買來當計步器用的。想說紀錄一天可以走幾公里?
最近是抓不到衛星了!
圖資還在。算是沒有用了!
===================
一般人既然很少用。那用的人應該都是爬山專業人士。那整個台灣的專業人士有幾個?
還有<會想買來用的>那還有幾個?
如果沒有用降價或是其他誘因,那會來買這台的會有幾個?換言之,類似這台功能機種的銷量會好嗎?
=========================
價格:就是要賣貴,公司的投資才會有回收。但是也要有銷量來支撐!例如:一台可以賺20萬。但是只能賣5台。所以只能賺100萬。但是開發成本是500萬!那公司會賺錢嗎?
所以銷量、售價與開發成本是開發公司的一把尺。要做到皆大歡喜是很困難的!
=====================
我會買這台,是我用garmin的車機用得很愉快。
但是這台的不好印象讓我大打折扣!
=================
如果這台的售價是3000元。那我不會發這篇文章!
產品賣的貴,服務、品質都要好。後續買的人才會多!
如果這台可以維修到2022年。也就是2012年之後的10年都可以獲得維修的保證。那我也不會發這篇文!
況且維修我們還是要付費!
如果2012出廠,隔個3年買到這台。也就是2015年買的。那2018年就不能維修。那就是<乾>的N次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