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o wrote:
這禮拜放四天假也是讓...(恕刪)
關於較短距離:由於此種規劃方式,較優先考量里程的長短,因此所建議出來的行車動線,較會有穿插一些包括如巷、弄等較窄小、行車速度需較慢的道路
正常使用狀況下,建議選項為較短時間。較短時間:由於此種規劃方式,較優先考量行車車速的提升,再配合距離的計算,因此所建議出來的行車動線,基本上會優先建議如高速公路、快速道路等行車速線較高的道路
以上是Garmin FAQ上的文字,有空可以去了解一下。
所以,建議路線規劃條件要選哪一個?只能說慎選,另外,您有特殊迴避也會影響到您的路線。這一部份是我們要熟悉導航機特性的,要不然它的導航會令人失望,會變成"倒"航。
均為汽車模式+最短時間
有次去台東的鹿野
想說來給GARMIN 200帶一下路
沒想到可愛的GARMIN居然帶著我繞過一條又一條的迷你產業道路
風景超美、氣氛超棒
不是水泥路就是泥土路
最後是有到鹿野的"遊客中心"停車場沒錯
但是卻出現在停車場另一頭的產業道路上
距離停車場雖然只有1公尺,但是高度有兩公尺啊!!!
別說是小轎車了,吉普車大概都爬不上去
當時差不多人都圍過來
好奇怎麼會有一台轎車出現在這麼神奇的地方
最後還是當地人指引我們回頭左轉右轉的
才進入真正的停車場
另外一次去花蓮的赤科山也是
上山的時候GARMIN超盡責
下山卻突然要我右轉進一條小路
那條路入口的草大概有一公尺高吧 =.=
我們當然不聽GARMIN的話繼續沿原路下山
可是,GARMIN卻拼命重新規劃要我們回到那條路
結論是
不用蒐集有趣的景點
GARMIN自然就會帶你去冒險了啦
哈哈
當然目前電腦的智慧還是比不上人腦的判斷。
但是一些有反應過的路段,大部份都有在更新更正。
不可能100% ,但是90%以上的準確率已經算是蠻好了,用較短時間已經可以符合我的需求,再不行用卡車模式去規劃,再決定走哪一個路線,不要用較短距離,我實際使用覺得有些路是給機車騎的。汽車保證進不去。
上路前多花個5~10分鐘看一下路徑規畫合不合理,比你被亂帶路,多花了幾個小時再去罵導航機笨是沒用的,自己用人腦判斷一定來的方便有用。
遇到小路就先停下來確認一下,是不是有別的路可以到達。既然是小路表示路邊周遭沒什麼人可以問,大部份是鄉下地方。路邊隨便停下來也沒關係,沒有交通阻塞的問題,何必急著開車呢!
停下來切換成2D地圖看一看就可以解讀。
四年前從墾丁凱撒要去社頂公園,NUVI 360要我轉入小巷(小到車子勉強可過),我不理他仍沿大路走,重新規劃為縣道並注意先前規劃的小巷確實可接縣道; 不過卻有一到鐵門鎖著,心想好險差點要練到車技術(我都是用較短時間規劃);
前一陣子要去新社薰衣草森林, 依NUVI760建議路線正常於下坡時縣道右轉鄉道約十幾分可到達,因與太太談到前方的安妮公主錯過右轉, 760很快重新規劃(我完全沒注意到), 又往前開半小時覺得怪怪的停下來看行程規劃,竟然是經台21線轉鄉道從另一頭到薰衣草森林;我打開航跡紀錄回頭開到薰衣草森林時, 心想若從另一頭開會不會是小到車子屌車(台語)的產業道路.
從時不管市區或郊區太窄的巷子盡量不要進入,讓它重新規劃寬的道路!
以前PAPAGO V5的時代從台東到西部會規畫走南橫公路(路況很糟的一條路), 當時不採用其建議路線,仍走南迴公路(台9線); 去年好像有人完全依衛星導航(報紙未登哪家衛星導航)建議走南橫公路;結果輪胎朝尖銳石頭刺破,搭順風車回頭又遭巨石擊中發生傷亡的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