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6783337 wrote:
我突然想到要是這樣的...(恕刪)
這樣子不合算的絕對不會是廠商,我想強調的是升級絕對是有代價的,
走升級的路所付出的也絕對大於當初直接買預想中功能的機台。
我舉個例子
97年花10000元買760
98年765出了,765定價10000元,依照這個遊戲規則你可以付7500升級。
此時如果買760的人評估功能足夠,所以他不用繼續升級,那他的付出成本就是10000元。
但如果選擇升級,則他的付出成本就是10000+7500=17500元。
而此時某大連鎖賣場特價760為5000元,那有對自己需求不了解的人就買了760,然後發現自己要的是765。
放掉5000元的760可惜,但又想要765的功能,此時可以走升級的路,
這時他的765持有成本就變成5000+7500=12500。
當然,付了7500升級後拿到的就是765,原來的760就收回,對於garmin而言,他的獲利也許會大於原來直接買765的客戶。
而對於當初直接買765的客戶而言,也不會覺得很嘔,花了大錢買了和前一世代功能一樣的東西。
對於買760的朋友而言,他們也可以行使到他們所想要的升級權力,這樣子個人覺得是蠻好的方法。
以上的例子,到了99年,如果出了785,售價為10000元,當然765的可以升級,一樣是7500。此時如果是從原有的760升級而來的,他的持有成本就變成了10000+7500+7500=25000
如果是直接由760升級到785,成本就變成了10000+8500(8.5折)=18500
這樣持有成本永遠比直接買新的高,這樣的升級運作模式才有道理,三方都顧到。
以上己見,提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