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 wrote:
我很討厭這種「聯署」...(恕刪)


我是原PO
之前已經有提出說明不是要筆戰
會有疑問是覺得顯示目前路名這是基本功能之一
假如節能工具是因為硬體或是軟體上不支援那可以理解

至於大家一直在說的低階機種享用高階機種的功能說法
在此想要釐清一下之前貼過的文

假如真的要明文規定往後的所有新開發功能支援性
我想也只有Garmin親自列出差異比較表格才準
這樣的文章自然就不會一直在板上出現
大家吵著要低階享用高階的功能


試問誰在買3C產品時候會曉得
大家當初在購買機種,有些人 為省價差,追求CP值,省了那些錢在沾沾自喜時
也應該考慮到 將來有些新功能可能只有高階機種獨佔


軟體的售後服務本來就是無法事先預知的
微軟在停止作業系統修正檔更新時
都會提出不在維護的時間點

購買Vista時也會註明 這是家用入門版/家用進階版/商用版/旗艦版
清楚的定位各個版本差異性
哪些是未來新功能可以升級的

當然不是說765有的功能 其它機種也都要一併享有
而是在不增加機器負擔下並且技術上也可行
希望Garmin能下放
tw0119 wrote:
假如真的要明文規定往後的所有新開發功能支援性
我想也只有Garmin親自列出差異比較表格才準
這樣的文章自然就不會一直在板上出現
大家吵著要低階享用高階的功能..(恕刪)


這種要求蠻奇怪,也強人所難...

誰能預先列出未來的各機種更新功能呢??

如果只是要列出現在的功能差異,
那麼你在購買時,就已經有了啊,機器的功能介紹與附件都有說明啊。

買電子商品又不是在買股票或是期貨,
買的就是當時的商品,而不是未來的功能啊。
A.E wrote:
+1如果真的有顧慮到...(恕刪)


如果嫌255W陽春,那就不要買嘛! 如果它不符合你的需求,縱使只賣1000元,你也不要買嘛...

去買GARMIN更高階的機子,如果你還是覺得不符需求,去買別的牌子嘛...

真搞不懂,如果真的覺得那麼爛的話,何必要花錢受氣...
tumbrider2008 wrote:
我比較想要的是路徑的規劃方式
我上次在宜蘭縣羅東要去九份
他竟然叫我開國五回南港後再繞到瑞芳
為什麼不直接規劃走臺九線呢


臺九線? 怎麼看也看不出來走臺九線會比較快?

從羅東走台九線不就要跑北宜嗎?

如果哪一台導航機規劃台九線 那才真的要被丟掉吧?
EOS 40D + 17-55 F2.8 IS USM + TOKINA 12-24 F4 DX
以上為官網的說明
不過好像只有針對765的機器
不知道是否會下放到其他系列

另外有一篇ecoRoute節能工具
看來也是765獨享

Garmin 真的是獨厚高階的機器
大家要來聯署一下
把這些好用的功能下放到全系列


>>>>>>>>>>>>

765和255的CPU本來叫不同
反對你的說法
支持GARMIN對不同產品有不同feature

tw0119 wrote:
試問誰在買3C產品時候會曉得
大家當初在購買機種,有些人 為省價差,追求CP值,省了那些錢在沾沾自喜時
也應該考慮到 將來有些新功能可能只有高階機種獨佔

軟體的售後服務本來就是無法事先預知的
微軟在停止作業系統修正檔更新時
都會提出不在維護的時間點




咦~~??

若 藍色字體 是引述我第一頁的內文的話

請用 "引言"功能,然後,請包含上下段落文章至少幾句話~~保持原意完整

避免 後面回文者 斷章取義,鑽文字上的牛角尖

謝謝合作~~~
順手捐發票 救救老殘窮、隨手關電腦 救救北極熊
洋蔥果醬 wrote:
咦~~??若 藍色字...(恕刪)


這無須引文 也不是要斷章取義
誠如我3樓的主張,要釋出這功能也許不受硬體限制,也沒那麼難~~

但是 大家當初在購買機種,有些人 為省價差,追求CP值,省了那些錢在沾沾自喜時

也應該考慮到 將來有些新功能可能只有高階機種獨佔

其實這挺正常的~


我只是將你這段話不合理地方提出

我是使用255機種沒錯 但不是如你說為了省小錢去賺什CP值
我發這篇主要是不解
目前路名導航顯示功能 你也說是不難的基本功能
在其他牌GPS上都是可行的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市場規格區分的話
那真的是對Garmin太失望了

有網友針對我所發的其他主題不認同的話 非常抱歉
文中我都有提到非筆戰 單純是提出疑問 大家可以討論
好用的小功能可以全系列釋出(在軟硬體支援下) 這有何不妥

單然針對像3D實景/多路線提式/TMC/TTS....等等
有的機種牽扯到軟硬體部分限制
這硬要Garmin去強迫全系列釋出
當然說不過去

在發起這篇文章時就一定會想到有部分人會有所反彈
還是造成無謂的爭吵 很抱歉

----------------------------------------------------------
補上Garmin Blog 上10F網友的回文做参考
http://my.garmin.com.tw/blog/archives/1267?cp=1
dw wrote:
我很討厭這種「聯署」的文章,買機器的時候應該很清楚,你買的機種有什麼功能為了省錢買了低階機種,然後看到高階機種有新功能,就要來吵著要糖吃,這種文章最容易引起筆戰,已有前車之鑑,以後再有這種文章引起筆戰,就直接鎖文刪文。
(恕刪)

首先向 dw 說聲對不起...
當初不選 765 是:
藍牙,立體建築物這兩個,小第覺得不需要,多線道指引,是有點癢癢的...
但是為了多線道指引要多花 5,000 元,小弟覺得太貴了,所以選 255w...
但是現在看 765 的更新之後:
1.舊有的多線道指引與全景復雜路口指引
2.更新新增加的所在路指引,ecoRoute節能工具
小弟就有點後悔沒買 765...
Mobile01 發言無益,答案發言?益於商人。
其實在3C產品中
很多同系列商品在硬體上其實差異不大
只是靠韌體提供的能力來做區隔
Lay一堆功能類似的板子才是浪費成本
如果有天被人發現765跟255的機板一模一樣
小弟也不會太驚訝
花一分錢買一分功能
這是合情合理的
畢竟每樣功能都是要研發成本

但我支持所在路名顯示應該下放到全系列機種
個人認為這是導航機應該具備的基本中的基本功能
如果看著導航機卻連所在地都說不出來
這有點說不過去.......
tw0119 wrote:
好用的小功能可以全系列釋出(在軟硬體支援下) 這有何不妥

單然針對像3D實景/多路線提式/TMC/TTS....等等
有的機種牽扯到軟硬體部分限制
這硬要Garmin去強迫全系列釋出
當然說不過去

我認同 tw0119 大大的看法 ~

低階機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 太過分了~

高階機種會 LAG 甚至破圖反白 ~ 更說不過去了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