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NUVI 出現, Mio 系列怎麼打 ?

請問神達的股票可以買嗎嗎嗎嗎嗎嗎嗎嗎嗎?
Mio268--自己沒有買,但在Mobile01的網站上,評價很差,不敢推薦同事買。

MioA201--自己有買,當機率很低(買了4 個月,純導航幾乎不當機),會推薦同事買的PDA-GPS之一。
freeman9955 wrote:
請問神達的股票可以買嗎嗎嗎嗎嗎嗎嗎嗎嗎?...(恕刪)

神達股票--根據345期的天下雜誌 ----" 因為新創的GPS品牌大獲成功,2005年營收成長41%,純益飆高114%,成為營運五十強中,唯一進榜的電腦系統公司"
   
   2005 獲利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鴻海  4.82%   22.42%
   友達  3.87%   14.27%
   神達  5.89%   19.89%

如果有閒錢,我大概會考慮買神達的股票,但不是Mio268。
lonewton wrote:
   2005 獲利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鴻海  4.82%   22.42%
   友達  3.87%   14.27%
   神達  5.89%   19.89%
...(恕刪)


提醒一下,
這裡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不知道是不是指買股票的報酬。
因為在財務報表中的股東權益,其實就是公司淨資產~
不過,要是公司淨值一年增加 20%,很可怕耶....
lonewton wrote:
Mio268--自己...(恕刪)


(插個花)

有句話:

當所有人都知道某股票可以買時,這支股票千萬不能買!

雖然這句話可以當成玩笑,但細心觀察線形與消息,常會發現背離的情形喔!

神達的股票我不予置評,但建議各位買股票前最好注意一下線型位置。

簡單的說,由高點往下掉的過程中最好不要輕易接手,要等跌勢停止,量縮再放量後,走勢改為向上時再買(所謂的打底過程)。

相反的,正在上漲的股票也不要隨便賣,要再上漲過程逐漸量縮後,異常爆量後就要賣出(所謂的做頭過程)。

這樣的線型不完全準確,但至少比起坊間許多「蓋離譜」的產業資訊可靠多了。
其實面對Garmin的穩紮穩打,Mio系列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畢竟兩家公司的產品是有點區隔的。

我倒是很喜歡mioA700這一類的整合型機器。

就拿最近Garmin出了超讚的Nuvi350,真的很心動想購買了....
但仔細想想,花了將近兩萬元,得到的只是單一Garmin的導航,究竟值不值得?
這當然就牽涉到每個人的個人觀點,實際收入,與用錢觀念嘍!

我覺得Nuvi350當然值得,但又想到一個我個人問題....
萬一今天下一版的路易通與PAPAGO不再支援ppc2002平台,
那我就無法再使用多套..用心在進步的軟體了
而且這樣一來變成..PDA一台,導航機一台,手機一台,一堆機器一堆充電器實在繁亂。

這時我就會很期待mio這種多元化設計的產品....
夢想未來會不會有一台機器比mioA700更進步,
發展出一台機器同時擁有
「3G手機+數位相機(不用太好,能隨時記錄精彩片段就好)+PDA+GPS」的特性。

這種整合產品對某些人而言會覺得多此一舉,認為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各專業的機器去做,
但對於一個還在積極打拼,盡情享受生命,生活略嫌忙碌卻多采多姿的年輕人而言,
如果有一個機器能夠同時整合手機,導航,與PDA,且三樣功能都到達至少堪用以上的程度,
那麼,整合與簡化的這種產品就會產生相當大的吸引力。

Garmin與Mio各有其市場,誰也沒必要把誰當假想敵,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弱點將會是傲慢」
誰能夠謙虛地不斷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誰就能佔有屬於自己的一塊市場。

而且隨著錢越來越薄,消費者會越來越聰明的,
選東西時,不一定會看該公司其他相關產品好壞,而是針對自己想要的那樣產品去研究。
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戰場,
所以一樣產品做不好,雖對其他產品線有負面影響,但不一定會有致命傷害。

所以mio倒也不一定會因為mio268在台表現不佳就造成其他產品銷售不良,
我認識幾位到大陸工作的叔叔伯伯們,還是人手一機MioA700哩,
對他們而言,mio268專用機不好是那專用機的事,根本不影響到MioA700為他們帶來的便利

再來看C320,就算從現在起不再接受使用者建議,而在韌體不再進行更新,
或者把所有的好建議都拿去應用在Nuvi350甚至更新的機種上,讓舊使用者略有微詞,
也不會影響Nuvi350的市場,因為只要Nuvi350真的好,自然就能吸引更廣大的族群。

所以只要兩家公司有本事推出越來越好的機器,就能繼續創造更廣大的市場。
至於對舊機種的維護,以生意人觀點來看,說穿了,是各憑良心而已。

回歸到重點,如果Garmin或是mio哪一產品線先傲慢了,該產品就會先走向衰敗。
但只要用心在某一新產品,該新產品就有機會大賣。
每一個產品,都是一個新希望。

希望Garmin未來能出「可以聲控」+「進出快速及高架道路語音明確」的機種
(當然希望是..在Nuvi350上就見到,聲控做不到,至少把進出快速道路的語音做更明確)
希望mio未來能夠出整合「3G手機+PDA+GPS(內含sirfIII晶片)的機種」

期待Garmin與Mio系列在未來,都能有越來越精湛的表現,成為彼此可敬的對手
DzonHun wrote:
所以mio倒也不一定會因為mio268在台表現不佳就造成其他產品銷售不良,

Mio產品不良,268並不是第一部
可以蒐尋一下"558"這字眼
這機器當年哀鴻遍野的程度,絕不下於現在的268

我真的希望Mio先把產品做好再來打廣告
而不是用舖天蓋地的廣告來吸引消費者購買
然後雙手一攤
DzonHun wrote: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弱點將會是傲慢...(恕刪)


沒有錯,講得太好了。當公司傲慢時,產品就不容易讓消費者覺得貼心。

所以「清君側」很重要。

在主管身邊的人,為了讓自己能夠安逸些(因為事做多,薪水也沒多),通常不太喜歡建議主管那些創新的方案是可以做的。這種錯,偶而我也會小犯一下。
剛好今天跟朋友吃飯
她說可以拿到一些 3C 用品的廠商價
我一開口就說 那 Garmin Nuvi 350 好了

她說...
怎麼不用 Mio 呢?

(我才突然想到她是在幫 Mitac 做事)

接下來則是 Mio 支持者不太願意聽
但是她卻有同感的一些看法
這裡就不寫了

結論是 她拿不到 Garmin 的廠商價
真可惜

突然想到 不知道我有沒有同學在 Garmin 上班的?
Mio 完全攻略 Mio-GPS.blogspot.com
其實兩家公司營業方針是本來就不太壹樣的,G是家GPS專業的公司,不容否認的。但M是壹家PDA、手機方面不錯的公司,產品是有差異化。我們都很高興看到兩家台灣公司揚名世界。
所以想買GPS專用機就G公司,想買有PDA+GPS+....等多用途就選M。
其實GPS這個東西,除了收訊強弱外,圖資還是很重要。不準、不對、不漂亮的圖資,空有再好的導航都沒有人會滿意的。而且兩家的圖資好像都跟別人合作的。
mouthwood wrote:
(插個花)有句話:當...(恕刪)


請問現在線形是往下還是往上, 跌勢停止了嗎? 走勢往上了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