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人問我這三家的NB都標榜聲音動聽!大家耳熟能想的就是杜比了
這些有人有研究嗎?我有逛逛賣場
也有發現ASUS-B&O及msi-dynaudio標榜高階音質
我亂了!
軟體認證怎麼贏硬體認證,張飛打岳飛了嗎
順序應該是B&O > THX > 杜比
要認清一點 是硬體認證 還是軟體認證

NB 他們的硬體認證 (分晶片 & Speaker)
那聲音都會比 白牌的好很多

但以 5.1 聲道認證 來說 那 THX =>杜比 >B&O

B&O 這個是以"設計"聞名的音響設備而有名, 他設計的Icepower 是給 手機/筆電...等 來用
可以把他想成是 音效卡, 所以用他來比白牌 一般晶片 他絕對贏 (只能說音源比較好)


你還可以去聽看看HP Beat 來比一比 (HP 他除了有晶片 還把會干擾的部分跟音效區分開)

Asus 那台設計感 大過於 音效 和 HP 比 (以音效 NB整體)

所以 NB 你要先看 他的音效卡 是?? (音源很重要, 喇叭不好 還可以 接耳機)
再看Speaker

音效卡 大多一般為intel/realtek ... 好一點 IcePower, Beats...etc
(PS: 去看控制台 就知道)

Speaker 有一些 NB 還會標 有JBL 的Speaker 等


如果 想聽好音樂 (像我一樣 跳火坑)
到後期 NB 都是外接USB DAC (像接好一點的音效卡)
在接 耳機/Speaker

一分錢一分貨 NB 一台最多7-9萬(一般家用標準機)
他有可能給你 幾萬元的音效設備嗎?
所以 聽的滿意 就好





andaudio: H2O Head-fi: yunhao IEM/HeadPhone愛用者
ASUS的那個天籟
聽過的人都只有只認為比單音喇叭好一點
價格貴到不像話
有那個價值嗎?
個人覺得東芝的NB550D音質也錯

回到正題....
有那些錢去買這些掛著音效好的比電不如把錢拿去買一些外接音效裝置
例如FUBAR3之類的東西,要喇叭自己去買一對回來推也比較好
若是覺得用喇叭太吵買個3~4K的耳機會更好
此欄空白

ACER-kevin wrote:
前幾天有人問我這三家...(恕刪)


個人使用GX660!

毫不猶豫的,Dynaudio的2.1聲道單體喇叭,連我重視音質的朋友,也說只有MSI這幾款採用的Dynaudio音質,是他目前為一可以接受的筆電喇叭!

再多的軟體認證,環境音效,沒有真正好的單體,那些都只是錦上添花!
ACER-kevin wrote:
前幾天有人問我這三家...(恕刪)
其實我是覺得喇叭越爛越好
這樣就能降低成本
反正我永遠是外接喇叭或耳機
一般 notebook ODM 買 audio codec 來 design 成本多少 ?
現在主流 HD Audio codec , 成本一顆 IC 小於 USD 0.5
音質就別期待太多了

dairuda wrote:
個人使用GX660!...(恕刪)


是阿可惜聽過的人真的太少了
也少有店家願望展示這台的音效
如果微星能夠在每一個服務中心放逼台展示讓大家可以去試聽
應該就會不一樣了

dairuda wrote:
個人使用GX660!...(恕刪)


做功課不小心把這篇挖出來
順手回一下。

單靠那種軟體的噱頭,有多少效益?個人很存疑。
新機子沒聽過,但去年前年聽過親朋好友幾台Acer的聲音,深深覺得還是外接吧...

雖然人耳敏感度,除了少數人以外,在現代這種環境,多數人是很不敏銳的。
所以,在少數人耳裡,即便有雲泥之別,多數人可能聽起來也不是差這麼多。
何況筆電的聲音本不為人所重視。

以MSI 跟Dynaudio合作的例子來說。相信是給NB的聲音定下新的標竿
經過一個星期的run-in跟調整,MSI GT60的聲音真的是沒話說。
某種程度上,是沒有再去買個小喇叭來外接的必要。
想要外接大型喇叭的當然是另當別論了..

最後引用notebookcheck測試裡面的一句話。
Only a few notebooks achieve comparable sound (e.g. the Toshiba Qosmio X770).
Ptt全台公益捐贈資料總整理 ^_^ http://pttfan.googlepages.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