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腦美國買比台灣便宜..感謝100多樓的回覆

連前一陣子,東森台都可以用低於實際店面價加上網路價甚多的價格,賣出ACER 的筆電,
別說東森是做慈善機構,貼老本賣給台灣人。
實際上該台原有的利潤多少,大家也都想像中....

難道他賣出的機器,本地都不保固嗎?(不是台規?)
扣掉東森的優厚的利潤下去, 應該更接近我們看到其他國的售價(基本上全都是大陸出貨吧)

其實類似的價格反應文,也發了不少篇, 台灣ACER 也不甩你, 每個人都替廠商論斤計兩的抓成本
慘澹經營嗎? 他們可樂得很阿~~~

禿禿22 wrote:
連前一陣子,東森台都可以用低於實際店面價加上網路價甚多的價格,賣出ACER 的筆電,
別說東森是做慈善機構,貼老本賣給台灣人。
實際上該台原有的利潤多少,大家也都想像中....


那現在還有嗎? 還是限時限量的特價?
如果能一直維持那種價格還有賺,為啥要限時限量?
一舉打垮其他通路成為通路龍頭之後不是賺更大?

換線的成本差異沒有那麼的大,再加上兩地的運費差異,應該可以打平。 不過,ODM不太喜歡接小量的單倒是真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量大,Costco、Walmart或BestBuy一次下單可能是五萬台或更多,量一大,他就有很強的議價資本。台灣的機種,有哪一個可以相同的型號規格一次進五萬、十萬以上?

你不接?那我就轉單給別人。-->損失市佔率及市場

接了,贏了市佔率及市場,可是卻不見得賺錢。有時搞不好都在賠本賣。 既使整個製造成本都攤下去了,後面的服務成本,可能都是免費服務(賠錢在做)

當你的量一大,雖然你賺得少或賠錢,但是你也可以用量,回去砍ODM或其他的軟硬體供應商,拿到更低的進貨成本。

所以就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再加上品牌的力量。 相同的配備,宏碁就是無法在美國跟別人賣一樣的價錢,因為賣不動.... 而長期下去,品牌的價值,就深入美國人的人心。

華碩、MSI要再觀察

在台灣,相同的配備,可以賣比美國的貨高,這就是宏碁在台灣的品牌價值,能賺多,能賣得動,那為何要降價?
只要一降價,這品牌的價值就回不去了....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同樣規格的東西及價錢,你會選擇日貨、台灣、還是韓國貨?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浪子阿龍 wrote:
唉~市場機制就是這麼...(恕刪)





兩者的關係 就是這樣吧

不然資訊展哪會這麼多人去拜拜

想想東海岸的人 還沒有資訊展呢!!!

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也沒辦法

只有在普世價值中選擇自己接受的點下手囉



回 Plasmalab 大~

不能賺錢的商品,東森會賣? 廠商肯賣? 還佔他們的時段

賣多少台 & 賺多少$,是他們的策略, 我是路人, 別問我...



禿禿22 wrote:
不能賺錢的商品,東森會賣? 廠商肯賣? 還佔他們的時段


看來你對公關或是行銷一竅不通呀

禿禿22 wrote:
回 Plasmala...(恕刪)


不賺錢就是真的還有人賣..
很難想像吧?
別說不賺, 連虧錢都有人賣...
有時是為了市佔率.. 有時是為了不得已, 不賣以後更難賣... 像某些過期產品..
連賣CPU的Intel, 賣你CPU都是賠本的, 很難相信嗎?
一顆CPU把生產及研發等成本算入, 大概要賣你100美金才能打平..
換句話說, 你買顆E6300 2300元, Intel還得了個700多... 真是蠢蛋加三級!

才怪! 看看Intel年年都是高獲利, 也知道事實不會只有如此...

1. Intel有高階處理器撐腰... 別忘了i5 i7一顆賣你多少?
這些產品量產以後, 把它跟所有產品一平均, 成本一樣也是100美金哩..
像i7高階品賣到1000美金,根本是賣一顆賺九顆...
對Intel來說, 生產E6300跟生產i7 975成本是有點差, 但是絕對不會到十倍.,..
2. Intel自己的晶片組賺得更精彩, 事實上晶片組不管是研發製造成本都很低..
低到500台幣不到都可能... 也不需要最好的製程去做...
可是報價可都是成本2倍, 3倍在賣, 看起來賺得不算很大, 問題是, PC市場..
Intel佔有率如此高, 9成五以上都是Intel晶片組, 你說最後沒賺大才有鬼..
3. 筆電市場是Intel強項, 基本上近乎無敵.. 反正你看比T6高階的產品就是在賺錢...
而且這個等級一樣AMD也沒辦法對抗... P8600一顆報價209美金.. 基本上就是賣一顆賺一顆啦..

總之, Intel桌機市場, 可以用低價去賣小羊,E5,E6... 但是只要它市佔率夠高..
它的損失可以用其他方面補回還有大賺... 這種賺法只有Wintel這類寡佔才有能力這麼幹...

玩組裝電腦的消費者, 都不太喜歡某些商家不肯單賣CPU, 一定要以搭個版子記憶體之類的..
其實單單盒裝處理器真的很沒賺頭, 因為那價格是很死的.. 除非你能吃很大量..
代理商才可能讓你把單價壓低... 但是要問問你有沒能力賣出去...
一顆賺你50,100已經算多了, 還有根本沒賺錢的.. 如果你不搭點其他的, 這種賺法哪付得起房租水電人事成本?

如果不相信電子業毛利很低, 從上游廠商, 到下游店家(或網路商), 能賺的都很有限...
自己借點錢, 集點資去玩一票.. 就什麼都知道了... 否則人家跟你說的你打死都不會信..

筆電市場台灣雙A的賺錢, 完全是因為能拼出量來... 以低價去撐出量..
前面有網友已經大致說明它們的獲利模式, 因為這和Intel不一樣...
筆電不是什麼高深技術, 有錢大家都能搞... 如果好賺, 為什麼IBM會把PC部門賣掉?
為什麼近來傳出日系筆電廠要賣給台灣廠商? 很難撐啊....
日系廠商去年基本上都是虧錢的, 照某些人理論,他們單價賣高點, 應該賺很大才是?
怎會最狼狽呢???




禿禿22 wrote:

回 Plasmalab 大~

不能賺錢的商品,東森會賣? 廠商肯賣? 還佔他們的時段

賣多少台 & 賺多少$,是他們的策略, 我是路人, 別問我...



我相信東森不可能做賠錢的生意, 但是廠商會
如果這檔可以造成廣告的效果, 評估之後, 廠商是會把賠錢的當作廣告費用的
然後從其他型號補回來.... 做生意就是要抓長補短, 不是嗎?
請不要拿夏威夷那種極端的例子來比較, 外賣的便當還給小費那是你自己要當盤子
2009年美國家庭的收入中間值大約是 56000 美金,這裡的家庭只的是兩夫婦加上小孩子
而加州的平均收入大約是美金 74000, 何來扣完稅月收入2000美金的數字 ?而且就算真的
家庭月收入只有2000, 那也被歸類到低收入戶,可以享有很不錯的政府補助

說到保險所謂的3000萬人買不起指的是低收入戶的部分
絕大多數的公司還是有提供員工基本的健康保險,而沒有保險的人去ER 通常也都是政府買單
現在美國健保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阻止保險公司以營利為目的不斷的調升保費造成醫療支出與成本
不斷升高的禍首一個是保險公司,另一個則是醫療訴訟現在美國政府要打壓的正是這兩個

說到房價, 目前美國房價中間值大約是美金17萬,除了東西兩岸的大城市之外大多數的美國人每月花在房租或是房貸
的部分不會超過收入的 1/3, 而東西兩岸的房地產很多是被炒高的泡沫不過真正好的地段房地產在這波次贷危機中並沒有下跌太多, 以我自己的房子為例, 下跌幅度不到 2%而且這還是最低的時候現在早就又漲回來了

至於說到電子用品, walmart 跟 costco 等等的LCD電視在今年的銷售季賣到斷貨, 一台sony 52吋大約只要US$1200 每次去 costco 都是一台一台的往外搬一點都看不出來景氣不好

沒錯,很多事是要看以什麼為基準來比較, 我的基準就是以中產階級的上班族來說,在美國我的生活比品質跟消費能力
比在台灣好很多

logetle wrote:
請問你的意思是說 美國的國民所得比台灣高很多,所以就算花7元美金買個午餐,對他們來說很輕鬆...即使那換算成台幣超過200元嗎?

但是你知道有很多公司不給員工健康保險嗎? 自己也買不起健康保險嗎?
然後沒有健康保險,去醫院隨便一個腸胃炎或是感冒就要100元美金了...這還不含藥費以及lab費用.
那就更別說動手術 跟掛急診了....
plasmalab wrote:
看來你對公關或是行銷...(恕刪)


對此方面我的確沒啥觀念,
對一個簡單的消費者來看, 能夠以超出別地甚多的價格,
賣出打著本地貨的東西, 又可能享受政府給的優惠(這個我也不確定)
我就是覺得不合理, 前文我也說過大家都在幫這些廠商算成本(不只A家),

如果是廠商的人員,就直接表明, 讓大家了解公司的政策, 不然也是瞎子摸象,還幫廠商叫屈,
(數據是可以說明一些事, 但也是欺騙的工具之一)

以下是個人的想法(不對也是很正常, 專家可以教導小弟正確的觀念,謝謝!)

如果一個產品真的已經退流行了, 能多清一台,就算是賺了, 要以當初成本來算, 不合理。
以這台來說, 能"曾"有如大陸或美國的一般價 或特價時 的價格在國內售, 我想就不會有這一百多樓的發文。
(國內資訊大拜拜, XX節... 啥節都沒有特惠時段的售價, 我想廠商也不會CARE 這邊的想法)
若認為 ACER 是進口商, 我也無話說, 因為 SONY 這樣賣, 我也只能接受,人家政策就是高利潤。
能夠用一樣規格, 差不多的價格, 在台灣販售, 這種經營者的能力才表現出來(許多環節上可以節省成本,
不知台灣ACER的人員是否有這樣想過), 以小弟的工作環境, 電子業許多都是代客戶出貨,限量訂單等降低
庫存壓力及成本, 像這種大部分的同一規格, 大陸統一出貨的產品, 能以超高的價格算到成本, 我只能
認為不是賺太多, 就是台灣這邊的公司成本控制有問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