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透過5920的HDMI連接到液晶電視為何液晶電視會削去四周的範圍不論液晶電視是1366*768或1920*1080,我試過很多方法,誰有類是經驗????
原因是傳統電視CRT的掃描線是逐行由上而下掃描呈現影像的,但是當掃描線到達畫面邊緣而要返回下一行的最前面時需要時間來進行。為了讓CRT掃描有時間可以來得及返回,所以CRT的訊號迴路會以犧牲部分畫面的方式,將原本要呈現該畫面的時間挪用給掃描線返回之用。這在傳統CRT螢幕上已經行之有年,可說是標準做法。當時許多號稱高畫質CRT就是想辦法盡量壓縮overscan所需耗用的時間,以達到盡量呈現大畫面的效果。
到了液晶電視的時代,為了要相容既有的舊型訊號規格,所以還是保留了overscan的功能。會先擷取必要的訊號數位化之後再進行放大對應輸出到液晶面板上。這對於一般類比電視訊號來說無關痛癢,因為本來就是這樣做。但是遇到講究每一點解析度的電腦來說就不好玩了。這等於讓電腦畫面降低解析度又被再放大一次,很多細節都會因此消失甚至變形。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顯示卡廠商就會預先下手,在要送出的類比訊號(D-SUB or S-VIDEO)當中加料,讓螢幕部分overscan之後剩下的部分剛好符合既有的解析度,但是這需要細心調整才能達到效果,而且不太可能盡善盡美。
不過現在液晶電視廠商也注意到了該問題,可以藉由修改韌體的方式達到 0% overscan的效果,此時就可以達到電腦螢幕一比一的正確解析度。但是 0% overscan的畫面去看一般電視或DVD時會在邊緣出現雜訊。所以好的廠牌可以視需求來設定。通常家電廠牌的液晶電視不會重視該問題,IT廠牌的液晶電視比較會注意到該問題。
連接線是用DVI to HDMI 3M連接線,聲音則是以一般3.5mm轉RCA端子連接到TV。
BENQ 3745早期韌體版本也會有95% overscan的問題,造成無法準確點對點輸出1920x1080。經過很多使用者反應之後,BENQ同意修改韌體,並派出工程師到府更新。我買的末代3745則是已經更新好的版本,直接接上去就可以用。但是我知道這個問題也發生在許多廠牌的液晶電視上,有些是不理不採,有些是無能為力(因為日本母廠沒修改)。你可以看看數位家庭區與數位生活區的討論...
我用Ferrari(ATI x700)可以直接雙螢幕輸出,此時TV等於在DVI模式之下(其實此時還是可以手動改變overscan設定)。放映一般HD影片是很順暢,放映1080P的就要看編碼模式。放映駭客任務三(VC-1編碼,Windows Media player 10介面套用Media Player 11解碼核心)就很慘...已經到達影音不同步的境界...但是同樣放映1080P的SONY demo片又很順暢,只是CPU全速衝刺會上升到70度。
至於用K7+nvidia 5200只是拿來放DVD,網路影片。這部機器極限就是放720P HD的影片(我拿來看BBC),至於1080P的就放不出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