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
因為acer Nitor AN515 是近年來產品算是相當成功的
因此型號真的是百百種,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它的外觀
所以如果已經看過他之前的型號的文章了
可以直接跳到效能測試那邊喔~
《聲明與網站》 |
|
| 《聲明》 |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
| 《網站》 |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還在施工中的Youtube…:陳小宅 |
| 《討論區》 |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筆電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7-9750H 6核心/12緒 2.6GHz超頻4.5GHz/12M Cache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1650 4G DDR5
記憶體:8GB DDR4 2400 / 共2個插槽,已經使用1個,最高支援32G
SSD硬碟:512GB PCIe NVMe SSD/共2個插槽,已經使用1個,都可支援PCIe
傳統硬碟: 無,有一個2.5吋硬碟空間
螢幕:15.6吋 FHD 1920X1080 IPS 霧面 144Hz
光碟機: 無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家用版
無線規格:802.11a/b/g/n/ac
藍芽規格:Bluetooth 5.0
攝影機:HD 1280X720 / SHDR
I/O 介面:
1 x TypeC USB3.1 Gen1
2 x TypeA USB3.0
1 x TypeA USB2.0
1 x HDMI
1 x Microphone-in/Headphone-out jack
尺寸:363.4 (W) x 255 (D) x 25.9 (H) mm
重量:2.3 kg
變壓器:135 W
電池:55Wh 3580mAh
保固:二年台灣地區完全保固/一年國際旅約保固/電池保固一年/第一年58分鐘快速完修
備註:以上規格僅供參考,如有任何問題,請依原廠公告為主

在內箱上就有很明顯的精心設計,上頭標印著NITRO5,暗紅色為底的電玩背景。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機殼上也有加上一些設計,先曬曬背影,以下帶你做更詳細的介紹!
- 外箱

- 內箱與包包

- 內箱封條1

- 內箱封條2

打開牛皮箱,就會看到精心設計的黑箱,而三箱都有防拆封條!! 層層保護好貼心~
- 配件們

- 變壓器規格

- 變壓器長度

- 變壓器寬度

變壓器規格:ADP-135KB 100-240v~1.9A 50~60Hz 130W。;長度約12.5公分、寬度約4.3公分。
- 筆電重量

- 筆電+變壓器重量

筆電尺寸363.4 (W) x 255 (D) x 25.9 (H) mm
- 正面

- 稜角

- 紋路

- 出風口

- 出風孔

就連出風口也加入了幾何造型的概念。
- 前側

- 後測

- 視訊鏡頭

- 螢幕版面

- 邊框

螢幕版面也是使用霧面,有防眩光的功能,就不易反光不影響視線囉~
後側的一排出風口兩邊對稱,只有一篇真的是出風孔。

▲筆電右側由左至右分別
1 耳機孔
1 USB2.0
指示燈
1 電源孔

▲筆電左側由左至右分別
1 網路孔
1 HDMI
1 Type-C
1 USB3.0
- C面特寫

- 鍵盤特寫

- 背光特寫low

- 背光特寫high

- 觸控面板長

- 觸控面板寬

輪廓皆有紅線描邊,可透出紅色背光更顯得酷炫喔!

背面的部分,依樣採用大面積的進風口來增強散熱
【筆電背面】

螺絲全部卸除後,就可以打開了,只是軸承處會有點難拆。
- 風散特寫

- 散熱模組

- 記憶體槽

- PCH晶片

- 雙M.2槽

- 2.5吋硬碟槽

在這個價位中,算是相當有誠意了,雙M.2還有支援PCIE 與 2.5吋硬碟槽
還有提供雙記憶體槽,這價位中要看到這麼這樣的設計還蠻難的
不過唯一要注意的是PCH可以試著加散熱片會更好。
【小宅開箱 筆電拆解 LAPTOP FIX】acer AN515 54 拆解教學 Dismantling teaching
【軟體開箱】
- CPU資訊

- 主機板資訊

- 記憶體資訊

- 內顯

- 獨顯資訊

記憶體採用 海力士 DDR4-2666 8G 記憶體
內顯採用Intel® HD Graphics 630
獨顯採用NVIDIA GEFORCE GTX-1650 4G DDR5

CPU-Z 單核跑分為501.7 多核為2988.7
- 電池資訊

- 顯示器

- WIFI資訊

- 有線網卡

顯示器採用LG LP156WFG-SPF3 72% NTSC 144Hz
無線網卡採用Intel® Wi-Fi 6 AX200 最大速度 2.4Gbps 5 支援WiFi 6 (802.11ax) 支援頻段
2.4Ghz, 5Ghz (160Mhz) 藍芽版本 5.1
有線網卡 採用 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
- 記憶體測速

- GPGPU測速

記憶體速度為Read/Write/Copy速度為20493/18314/18189/(MB/s)。
- 硬體資訊

- AS SSD測試

- AS SSD複製測試

- AS SSD壓縮測試

- CrystalDiskMark測試

- ATTO Disk測試

在AS SSD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1465.26.961.47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55.38/85.35 (MB/s);而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1635.8/1035.9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40.17/83.24 (MB/s)。
- Cinebench R15

- 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15中得到的分數為191/995(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中得到的分數為2162(多核)。
在Cinebench R15 XTU優化中得到的分數為183/1067(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中得到的分數為2409(多核)。
- Time Spy

- Fire Strike

- Fire Strike Extreme

在Fire Strike 中得到的分數為8155、Fire Strike Extreme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4037以及Time Spy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3591。
- PCMark 8

- PCMark 10

- PassMark

在PCMark 10中得到的分數為4882,PCMark 8中得到的分數為4354,PassMark中得到的分數為3156.7。
- CPU散熱性能測試(原廠模式)

- CPU散熱性能測試(XTU優化模式)

- CPU & GPU雙重散熱性能測試(原廠模式)

- CPU & GPU雙重散熱性能測試(XTU優化模式)

GPU的散熱性能採用FurMark燒機測試:設定1920x1080,0X MSAA,此選項會令GPU模擬圖形硬體加速、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的狀態。
透過單獨使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也就是俗稱的CPU單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影片轉檔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此時CPU頻率為2.4-2.5GHz、溫度維持在74度以及功耗為44.9W,CPU的性能表現基本。XTU優化模式CPU頻率為2.9GHz、溫度維持在74度以及功耗為44W,效能就起來了。
而結合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以及FurMark燒機測試(也就是俗稱的雙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特別是3A級遊戲最適合用此測試組合來評估遊戲體驗:一般模式CPU頻率為2.5-2.6GHz、溫度維持在90度以及功耗為40W,CPU的性能維持一般;GPU頻率為1365MHz、溫度維持在71度,GPU的性能表現正常;XTU優化模式CPU頻率為2.9GHz、溫度維持在90度以及功耗為40W,CPU的性能好一點;GPU頻率為1365MHz、溫度維持在72度,GPU的性能表現又更好。
因此透過XTU的優化,的確可以帶給電腦更好的效能 還有溫度。

續航力的表現算是不錯,可以來到6小時30分鐘,以電競筆電來說成績優異。
【遊戲測試】
- Final Fantasy XV

- SUPERPOSITION 1080P MEDIUM

- SUPERPOSITION 1080P HIGH

-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測試

【小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TEST】宏碁acer Nitor AN515 54 i7 9750H GTX1650 4GB GAME 遊戲:看門狗2 WATCHDOG 2
【小宅開箱 LAPTOP TEST 遊戲測試 GAMETEST】宏碁acer Nitor AN515 54 i7 9750H GTX1650 4GB GAME 遊戲:俠盜獵車手5 GTA5
【總結】
就像我說的acer Nitor AN515 一直是很了不起的一台筆電
型號超多,裡面的用料幾乎一直換來換去,真的搞不懂原廠分得出來嗎?!
不過還是講一句公道話,這價位中要找到雙M.2 雙記憶體槽 + 2.5吋硬碟槽 真的不容易了
預算不夠的人,這台真的會是不錯的選擇,玩遊戲不至於到燙手,就是熱熱的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續航力真的表現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