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目前UX333/433/533因為外觀規格都很漂亮
討論度一直都維持的相當的高
基本上UX533的效能表現也讓人相當的亮眼
因此很多人也認為433和333也是會有很好的表現
事實上333和433的散熱跟533並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在效能的表現上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如果真的是有比較需要效能方面的使用方式
還是建議買UX533會好非常非常的多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UX433的散熱是一個風扇一隻導管解CPU+GPU的熱
因為機器做的很薄,所以散熱能力縮減的很嚴重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使用XTU可以抓出原廠設定的狀況
看起來功耗的設定是相當的漂亮的如果跑的到效能是會很不錯的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但是在測試R15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功耗的部份居然會降到8.384W
運作時脈掉到了只有1G在運作,最高溫度也只有到89度C
表示這一台筆電異溫度牆訂的比較低,推測應該是85度C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隨後不久功耗回升到10W左右,運作時脈就可以拉到1.6G了
我們可以看到最高功耗有衝到27.344W,當下的運作時脈是有達到3G以上的
這樣大的運作時脈的落差,是會讓使用體驗變差的特別是在遊戲進行的時候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I7-8565U原廠狀況跑R15的分數是582CB
這個CPU的全效是可以達到880CB左右的目前是在微星的PS63優化後跑出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這邊可以看出U板處理器在散熱夠力還是不夠力跑出來的效能差距是非常大的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3D11的實測代表顯示卡的圖型分數表現是3593分
確定是MX150的低配版本跟滿血板的4600分左右是有明顯的落差的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這是微星的PS42搭配的MX250的實測,可以看到PS42的CPU功耗是跑不高的
最高只有18.684W,但是經過優化調整和散熱加強
代表cpu效能的物理分數還是可以跑的比這一台ux433要來的高
功耗就算是可以跑的比較高但是散熱壓不住經常在升升降降的使用體驗是會更差的

本次優化調整使用的材料如下:
C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G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外加的熱導管散熱片等:信越7762散熱膏/高效能導熱貼/導熱雙面膠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處理好之後一樣跑R15的測試,電壓使用XTU調降了130mV
可以看到溫度被控制住了,CPU的功耗拉高到了26.98W在運作
當下的時脈也跑到了3.4G了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到快要跑完的時候,都還可以跑到26.642W,因此超過85度C了
但是沒有急升溫壓完全壓不住的問題,所以CPU的運作頻率只有小幅修正到最低3.2G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在這樣的調件下R15的跑分跑到了696CB,最高也只有吃到26.98W已經是7700HQ的表現了
且是可以持續使用的效能的

透過散熱加強和優化調整讓你的UX433變的更好用
3D11的實測,物理分數也跑到了超過8000分的表現了
超越了微星的PS42,基本上這是肯定的,因為這一台的CPU供耗可以跑的比較高
在優化調整之後對於CPU效能比較偏重的使用方式
這一台是會比微星的PS42要來的好的
當然如果是比較偏重遊戲方面的話就是微星的PS42比較好了

關於使用XTU優化設定的建議與說明
這一台筆電因為是CPU+GPU共用散熱的設計
所以不同的使用方式應該要有不同的XTU優化設定
搭配I7-8565U的機種目前處理過幾台了
這一款筆電能降的電壓大約是100-130mV1間為主
比較安全的建議值是降100mV做為電壓的設定值
功耗的部份玩遊戲的話建議將功耗設定為18W/22W
基本上幾乎不會去撞到溫度牆可以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如果是用不太到獨顯的使用方式的話
功耗牆設定可以是22/26W基本上也可以做到不撞溫度牆的
讓CPU能發揮出這一台筆電最好的效能持續運作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對有這一台筆電的人有一些幫助
文章關鍵字
為了顏色體積選333不過還是謝大大分享

pupulala wrote:
為了顏色體積選333...(恕刪)


333基本上優化的方式也都是一樣的
可以安裝處理看看
真的會差很多的喔
看起來差很多
一直以為這種外觀取向的機器
效能散熱差是正常的
經過處理後表現可以差那麼大
感謝大師分享
答達大師 wrote:
目前UX333/43...(恕刪)


這篇相當不錯值得推廣
廠牌對比也相當中肯
也有實機拆解

這台滿貴的,但對照外型在看看Apple
其實這一台不差

CaptainQQ wrote:
這篇相當不錯值得推...(恕刪)


基本上買筆電真的要看使用需求
然後多了解產品真實的狀況和特色
太多人真的是看規格在亂推
業內的真的應該站出來都分享真實的狀況
原廠的因為都是高度成本要求的產品
一定都會有辦法優化調整讓使用者體驗變好的
一台幾百萬上千萬的車有足夠的專業都是在拆裝的
筆電只要本職學能足夠的專業人員真的不用擔心
答達大師 wrote:
基本上買筆電真的要看...(恕刪)



大師來一發拆解韓國LG Gram對戰acer TMX514還有測試一下這麼輕有沒有效能偷工減料

CaptainQQ wrote:
大師來一發拆解韓國LG Gram對戰acer TMX514還有測試一下這麼輕有沒有效能偷工減料.(恕刪)


方向不對了
LG的筆電本來就不是走效能的
他們家的強項是自家的電源管理經片和運作策略
基本上長時間效能非常的普通
但是搭配運作策略可以讓使用者在文書影片使用很順暢
用一般的測試只會誤導消費者所以我不會特別去測試他們家的產品
如果是被規格清薄和電池使用時間騙過去買的
那它就自己認命因為是他自己要那麼無知
連最基本的20小時使用等於一小時整機耗電不能超過5W
這樣還去期望有多少效能那書真的白讀了

ACER的的筆電我也懶的測試的
業務部門跟RD部門惡鬥是鬥贏了
但是想想輸的會是誰應該很容易知道吧
我這邊是專業服務的自然很多天兵的設計是看不下去的
要去買的就去吧我並不是很想去測試和分析他們家的產品
有客戶拿過來處理也是用心用專業處理好
讓客戶能更好用就好了
答達大師 wrote:
方向不對了LG的筆電...(恕刪)


一遍LG膜拜聲浪中,終於有人說出實話
韓國美女跟韓國車韓國貨金玉其外
Joeman網紅業配3C還是偏娛樂性

acer swift還算不錯,只是acer全球都只求便宜優先,國產加油
CaptainQQ wrote:
一遍LG膜拜聲浪中...(恕刪)


不要跟錢低頭就可以講實話了阿
其實也沒有多困難的拉
事實就是這樣講出來現在也沒有多少人會看
網紅講的比較有用拉
反正消費者要的本來就是娛樂效果

ACER的問題應該慢慢會被重視吧
基本上U版的還可以高效能的真的要面對
串燒的散熱設計玩過頭了玩到改成這樣
成本是可以在省一些但是真的過頭了
連廣達都是以上偏向U版的才用這樣的設計了
ACER還在把主力機用這樣的散熱設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