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度一直都維持的相當的高
基本上UX533的效能表現也讓人相當的亮眼
因此很多人也認為433和333也是會有很好的表現
事實上333和433的散熱跟533並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在效能的表現上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如果真的是有比較需要效能方面的使用方式
還是建議買UX533會好非常非常的多

UX433的散熱是一個風扇一隻導管解CPU+GPU的熱
因為機器做的很薄,所以散熱能力縮減的很嚴重

使用XTU可以抓出原廠設定的狀況
看起來功耗的設定是相當的漂亮的如果跑的到效能是會很不錯的

但是在測試R15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功耗的部份居然會降到8.384W
運作時脈掉到了只有1G在運作,最高溫度也只有到89度C
表示這一台筆電異溫度牆訂的比較低,推測應該是85度C

隨後不久功耗回升到10W左右,運作時脈就可以拉到1.6G了
我們可以看到最高功耗有衝到27.344W,當下的運作時脈是有達到3G以上的
這樣大的運作時脈的落差,是會讓使用體驗變差的特別是在遊戲進行的時候

I7-8565U原廠狀況跑R15的分數是582CB
這個CPU的全效是可以達到880CB左右的目前是在微星的PS63優化後跑出

這邊可以看出U板處理器在散熱夠力還是不夠力跑出來的效能差距是非常大的

3D11的實測代表顯示卡的圖型分數表現是3593分
確定是MX150的低配版本跟滿血板的4600分左右是有明顯的落差的

這是微星的PS42搭配的MX250的實測,可以看到PS42的CPU功耗是跑不高的
最高只有18.684W,但是經過優化調整和散熱加強
代表cpu效能的物理分數還是可以跑的比這一台ux433要來的高
功耗就算是可以跑的比較高但是散熱壓不住經常在升升降降的使用體驗是會更差的
本次優化調整使用的材料如下:
C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G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外加的熱導管散熱片等:信越7762散熱膏/高效能導熱貼/導熱雙面膠

處理好之後一樣跑R15的測試,電壓使用XTU調降了130mV
可以看到溫度被控制住了,CPU的功耗拉高到了26.98W在運作
當下的時脈也跑到了3.4G了

到快要跑完的時候,都還可以跑到26.642W,因此超過85度C了
但是沒有急升溫壓完全壓不住的問題,所以CPU的運作頻率只有小幅修正到最低3.2G

在這樣的調件下R15的跑分跑到了696CB,最高也只有吃到26.98W已經是7700HQ的表現了
且是可以持續使用的效能的

3D11的實測,物理分數也跑到了超過8000分的表現了
超越了微星的PS42,基本上這是肯定的,因為這一台的CPU供耗可以跑的比較高
在優化調整之後對於CPU效能比較偏重的使用方式
這一台是會比微星的PS42要來的好的
當然如果是比較偏重遊戲方面的話就是微星的PS42比較好了
關於使用XTU優化設定的建議與說明
這一台筆電因為是CPU+GPU共用散熱的設計
所以不同的使用方式應該要有不同的XTU優化設定
搭配I7-8565U的機種目前處理過幾台了
這一款筆電能降的電壓大約是100-130mV1間為主
比較安全的建議值是降100mV做為電壓的設定值
功耗的部份玩遊戲的話建議將功耗設定為18W/22W
基本上幾乎不會去撞到溫度牆可以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如果是用不太到獨顯的使用方式的話
功耗牆設定可以是22/26W基本上也可以做到不撞溫度牆的
讓CPU能發揮出這一台筆電最好的效能持續運作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對有這一台筆電的人有一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