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浮起來稍微發個言......
照目前這狀況來看.........
EEE PC "的市場"
1. 小孩或老人或是電腦初學者...
-> 價錢不夠便宜...螢幕太小...可能不太適合...
2. 第二台電腦,但是沒有移動需求......
-> 價錢考量之下....可能會轉向買一般的低階NB或是桌機....
3. 目前使用超輕型電腦...UMPC....PDA等等的使用者.....
-> 這部份"有可能會買",但是可能會和華碩自家的產品衝突。
這部分人考量的是...跟超薄型電腦UMPC的"高價"比起來,跟 PDA 比價錢差不多....
但本身隨身其實不需要效能最新最好最好的超輕型NB( 超貴 ),所以可能會轉而買 EEE PC.....
但這部份只是把目前市場稍微重新洗牌而已...
4. 目前覺得超輕薄型電腦太貴.....PDA 不好用......又有隨身需求的人....
-> 這部份的人目前可能覺得買不起高價的超薄型電腦......
覺得 PDA 不適合用.....
和第三類人有差不多需求的人.....
可能目前使用的是很重的一般 NB ,或是還沒有使用NB。這部份的人可能是華碩的目標所在。
而且這部份的人有多少?其實我覺得是可以開發的....
-------------------------------------------------------------------------------------------
目前的定價使的 EEE PC 可能在台灣不是定位在初學者 ? 入門 ? 等等的定位 ~
我覺得華碩應該是把它定位在有隨身需求的使用者....
樓上很多人已經評論過了....我稍微整理一下
1. 拿新機根二手機比.....你可以比較 C/P 值....OK 買二手機可能 C/P 值比較高....但是....有點不太公平...
2. 跟新機比的話...我想大家能了解...NB 是越輕越貴的......
我拿 T 牌的 R500 來說...7-8萬....S 牌的 TZ 6-7 萬......
對於第四種人.....基本上你也可以叫他買...但是可能對他來說他不需要那麼好的機器來當隨身機....
那他基本上選 EEE PC 對他是比較好的選擇.....
3. 所以你說他貴 ? 我覺得是沒有想像中的便宜 ... 但你說不合理 ? 我到覺得還好....
就我本身來說.....如果他螢幕邊框不要那麼大....(就是以現在的機體把螢幕做大,最好是 10.4 吋)....
硬碟 8 G SSD 我覺得 2 萬 上下我覺得更棒 ~~~~~~!!!!!
最後我做個結論 ~
我假設它之後會出 9 吋的機種 ~
一台 P 牌 R6 賣 5 萬 ~
你把她想成 R6 的精簡版 ~ 賣你 2 萬 ? 應該還算合理吧????
griphix wrote:
如果當初設計時就採用2.5吋硬碟, 重量也不會增加多少, 容量又大, 又好替換升級, 也降低成本 (雖然會較耗電)
猜測大概是塞不下吧,如果要塞一台 2.5" 硬碟,主機板就要微型化,製程上會困難許多,成本也會提高
此外內部空間縮減,增加硬碟熱源,需要新的散熱系統,又提高成本
倒是為甚麼不乾脆用 CF 卡槽當硬碟
如果用 CF卡,使用者就有自行提昇容量的可能性,也能換成大容量 micro drive 微型硬碟
雖然 Flash Rom 直接焊在板子上,可以哄抬價格
例如 2GB 7,000元,4GB 14,000元,騙笑耶,Flash ROM 哪有那麼貴
但這樣子會造成產能不足,因為大家都要買 2GB 的,4GB 就只能留著慢慢削凱子
假如採用內建 CF卡槽的話,只要抽換一張 CF 卡,容量即可馬上改變,同樣的機子,適用於不同容量
即可因應市場需求,快速出貨
因為畢竟也不是人人都會去拆機子換卡,又可能失去保固,所以還是能削到凱子,並不會有太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