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筆電正式跟 Bang&Olufsen 合作

AcousticDesign wrote:
(1) "華碩其實真的有考慮過使用 IcePower 的揚聲器". 請問是華碩誰告訴您的?


我何必一定要和你說我的資訊來源 ? 沒有這部份的責任和義務.

AcousticDesign wrote:
(2) 電聲學的知識不足就不要亂PO Class D 1.過於耗電. 2.因為音頻本身旳振動造成硬碟的損壞率過高.
這樣PO文是不健康的, 網友會得到錯誤知識 ,後續小弟會簡易的網路電聲學之教學 。


這是事實, 並且華碩在對經銷商的教育訓練裡面有做過相關的說明; 音頻和震動, 確實和硬碟的壞軌存在相當的關係.

而筆記型電腦的空間有限, 在體積, 聲音的要求及硬碟的故障率的考量下, 在聲音的部份, 確實是有所犧牲.

AcousticDesign wrote:
3) 什麼是華碩的 SonicMaster ?
請問您這就是華碩Soncmaster : 看來就是B&O解碼器認證+11瓦功率放大器+32毫米喇叭 = SonicMas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Bifm1e0a8

AcousticDesign wrote:
David Lawis 早就很難過,因為他只收到一次授權金,跟華碩只合作NX90一個機種,後來華碩都跟ICEpower合作。


這句話是你說的, 還是你有和華碩求証 ? 還是和 David Lawis 求証 ?

華碩的 N 系列能留下來, 就是因為付了這個權利金的部份.

如果照你的理論, 華碩全系列筆記型電腦和內建 Speaker 的 All in One 電腦就直接打上 Audio by Band & Olufsen ICEPower就好了, 而不會是在其它系列上都只是打上 Sonic Master

會打上 Audio by Band & Olufsen ICEPower , 這是要付錢的.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昊翔科技有限公司DEL客製化原廠業務戰合作夥伴
電聲學的知識不足就不要亂PO Class D 1.過於耗電. 2.因為音頻本身旳振動造成硬碟的損壞率過高.
這樣PO文是不健康的, 網友會得到錯誤知識 ,後續小弟會簡易的網路電聲學之教學 。
ICEPower 在官方網頁是這樣寫的 :








照你這麼說, ICEPower 有欺騙華碩的嫌疑; 又或是說 : David Lewis 協助 ICEPower 欺騙華碩.

網頁來源 :

http://www.icepower.dk/en/solutions/mobile/

http://www.icepower.bang-olufsen.com/en/news/news?id=40

我認為 : 你真應該發一個文 " ICEPower 真的是一個 Faker, 不應該拿 Bang & Olufsen 的大旗去欺騙華碩 "

照你的說法 : ICEPower 和 Bang & Olufsen 並不是同一個公司, 所以 ICEPower 在官方網站運用了 Bang & Olufsen 是不合理的.

如果 ICEPower 和 Bang & Olufsen 毫不相關, 那 ICEPower 運用 Bang & Olufsen 這個品牌就是一種欺騙的行為了.

另外, 在 ICEPower 網上出現的這些華碩筆記型電腦, 樓主應該不會不認識唄.

如果 ASUS 真的只花了 NX90 的錢, 其它機種應該不會出現在 ICEPower 的網頁上.

另外, 我看了這網頁的介紹, 我個人認為 : 其實 Bang & Olufsen 應該是屬於一個集團, 而 ICEPower 是屬於 Bang & Olufsen 旗團下的其中一間公司; 如果是這樣, 我認為華碩在 LOGO 的使用基礎上, 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對.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昊翔科技有限公司DEL客製化原廠業務戰合作夥伴
Pioneer 綜合擴大機較舊的機種有用過 ICEpower放大器, 如附圖 有Audio by ICEpower 的商標 ,
現在 Pioneer 新機種使用 Class D3 Technolgy .
TEAC Reference 301 的DM廣告用ICEpower Logo商標

ICEpower 設計,40W+40W D類功率擴大機
40W+40W Class D Amplifier Engineery by ICEpower

大家一起來認識 ICEpower Logo 商標 ,

正想買n551jx,現在知道音效的真相後,
要重新考慮
多年後看到這篇文章,
其實,是否為大廠加持,或許是真的有比較好,但也有可能只是噱頭。

2018.08的hp網站,



意思就是,全部都由hp設計、生產,b&o只是幫忙認證,
有點類似Nokia手機,他主打的蔡司鏡頭,也不是由蔡司設計或生產,
也僅僅只是經過蔡司認證而已。

至於ice power,我以前用過三星的手機,f408也是主打B&O Ice Power數位音效擴大技術,
手機內部也沒有任何ice power晶片,

圖片取自比價王網站
音質是不錯,但是輸出功率太低,音量調到最大聲,
還比當時的iphone 4 50%的音量還小聲。

ice power有可能是 b&o併購的小公司,也有可能是從b&o獨立出來的公司,
專門負責音效晶片,b&o則專注於音響喇叭部分,這在業界是很常見的。
M01真的已經很少有那麼有專業和深度的文章了
現在的應該是比過去更混了
連12V風扇對比5V風扇的優點都講不出來了
Kang-Wei Tzou wrote:
多年後看到這篇文章,...(恕刪)


大家可能容易搞錯
各廠牌包含汽車大廠的汽車音響都是送認證或是達到規範就可以掛聯名


icepower似乎是入門機器再用
就像是dolby某個等級
入門款的規範跟要求可能低一些
高階的
B&O要有過認證才能掛Logo吧
JBL HK應該也是也是一樣的狀況

所以說騙太承重
雙A 微星在台灣人眼中那麼卑劣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