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實說 : 每一台筆記型電腦按照這個要求去測試, 應該沒有一台是真正的散熱給力唄.因為這兩個軟體在單燒時, 其實應該都沒有問題; FurMark + Prime95 一起燒時, 我想 : 每一台電腦應該都有問題.這讓我想到 G701VI 單燒 AID64 Extrame 時沒事; 但 Furmark + AID 64 Extrame 其實就會 LAG 降頻了.所以這兩者一起燒, 其實系統負載是很重的; 換句話說 : 應該放在那一台, 都會降頻唄.
Delengkimo wrote:但老實說 : 每一...(恕刪) CPU和GPU散熱分離設計的還是有筆電能夠燒的過的如微星的GT73正常來說十幾萬的單卡機應該都是要燒的過才對藍天的基本上也是能燒的過的
不見真向不見天 wrote:CPU和GPU散熱分...(恕刪) 請問在日常使用下兩個可以同時滿載的情況下出現機率是?疑問2當你執行雙燒的時候,只是對程式下達迴圈, 這樣做有意義嗎?比如我對CPU 做 計算pi無限下去,對gpu 計算3d 但這兩個沒有互相溝通,只是各跑個的,沒錯都是滿載,對資料來說如果不等程式a(cpu) 跑完 ,就無法程式b (gpu) 執行
wonderzero2 wrote:請問在日常使用下兩...(恕刪) 做不好的就說用不到永遠都是這樣的重點是資訊的揭露讓消費者知道產品的差異用不用的到看個人的使用要講用的到的方式每個懂電腦的都編的出來但是我要講的只是散熱的真相讓大家了解產品的散熱差異
不見真向不見天 wrote:做不好的就說用不到永...但是我要講的只是散熱的真相讓大家了解產品的散熱差異(刪) 那我再問 有6個散熱一定比3個散熱好嗎?我剛剛查過 散熱導管有厚度之分,如厚0.6mm 150mm長最大散熱為15w 200mm12w但厚度1.0mm 的話可以來到22.5w
其實我比較想知道,有什麼工作或程序是可以讓你一開機就讓你 CPU 跟 GPU full power 滿載不斷地跑。就算你寫一個 "無止盡的迴圈" ,你也可以改成 multithreading 的方式。wonderzero2 wrote:
熱管不只是有厚度之分還有構造的不一樣慢慢查下去你們會發現更多也會了解導管多的好處跟壞處這是很好的狀況願意去了解真相就對了導管的管徑也是很重要的目前的導管大多管壁厚度已經沒有用那種很薄的了原因是甚麼你也可以自己查看看一般筆電在用的導管是4mm/mm/8mm的直徑為主在不同的打扁程度和不同的折彎角度和品質都會有不一樣的熱傳耗損網路上面的資料很多但是要讀懂讀通還是要花點時間的要一開機就讓cpu+gpu滿載其實真的很簡單自動排程設定一下看你要用甚麼軟體去燒不懂的話自己去google查吧這種小朋友講氣話的要求方式我是覺得挺無聊的就是了人家一台賣2萬多的筆電都有辦法在裝到i7-7700有那樣的散熱表現了一台價格破10萬的筆電散熱表現是這樣還有辦法講到這邊我也已經快要不知道怎麼講下去了如果真的希望asus好的話把真相反應出來給他們知道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