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ya2000 wrote:台灣廠牌的筆電有完美(恕刪) 感謝分享,神龍大好文必推!華碩在台灣有完美保固,而且就我所知道就只有台灣才有,其他國家華碩沒有提供這樣的方案,至於是什麼因素考量就不曉得了,也許是國情,也許是成本。
其實,台灣各類3C產品耗材的檯面價還有一個大家看不見的幕後黑手在操作~~~~那就是政府~~~~不要以為我在危言聳聽,在3C業界各類商品要提高銷售產值,最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能夠被各級政府學校機關大量採購。而掌握大量採購的關鍵,就在台灣銀行採購部~~~ 只要你的產品被列在台銀年度共同供應契約清單內,接下來就是等著收大量訂單等交貨。每個業務員輕鬆賺取上億營業額,而且不怕被景氣影響!!https://www.bot.com.tw/procurement/procure_supply/supply_index/pages/default.aspx台銀這份共同供應契約幾乎適用於所有花公帑的政府單位(總統府不知道有沒有),包含最普通的學校與底層各類事務機關。這些地方要買產品就是根據台銀採購單內所列出的產品清單,挑選型號,下訂然後等交貨驗收。採購人員不用逐一詢價要求至少三家報價單之後再開標(現在是十萬元額度以內),只要確定單位有預算可以夠用就好。審核的財會主計也不會多說話挑麻煩。但如果哪個單位想要買特殊一點的東西,即使這東西價格比起台銀採購單上同級品更便宜更好用,也會被挑剔找麻煩,搞不好就變成圖利廠商,成為政客或名嘴口中的弊案。所以絕大多數公務人員都不想跟自己的考績與前途過不去,乖乖照表操課就是了。那台銀採購單為何會影響一般3C產品價格呢? 因為台銀的人員是收集各大網拍電商上該型產品的最低價當作開標價,然後由各地區經銷商自行競標產品類型與實際供貨價格。根據不同產品類別由不同數量的地區經銷商取得供應契約,屆時該地區的政府單位或學校有下單時,就由該經銷商出貨。所以每年經銷商都要打好上下關係,先確認上游原廠願意開放參予供應契約的標案名額,並確認供貨內容與價格都沒問題才敢去投標(要押標金)。不聽話不配合的經銷商或是績效不佳的經銷商是沒有台銀單的投標資格的。所以3C的原廠與主要通路商(例如聯強),為了要避免台銀共同供應契約開標的底價太低而導致無利可圖,導致旗下經銷商轉投敵營或是放棄投標,所以經常性會緊盯各大電商與實體通路與網拍的產品價格。一旦查出低於容許價時立刻斷貨甚至取消經銷資格。因為3C產品的特性是推陳出新掉價很快,年頭年尾差價很大。所以3C廠商推出新產品的時間往往會配合台銀年度共同供應契約的開標時機之前,以取得較高的起始價格空間,後面一年再慢慢交貨賺回來(後面交貨也是按原始開標價賣出,會有較高利潤)。所以各位看到各類3C產品價格,都可以說是3C原廠與主要通路商根據市場條件而設定的。而這當中最主要考慮的就是最大的採購商(通常是政府)。除非這個產品壓根不會被政府採購,那就依照通路商的利潤額度來決定售價。
感謝神龍用心分享,以前資訊不流通的時候才有機會賺資訊財,就是騙別人不懂,但現在網路世界,人們不只在國內比,還要各國都來比,不過3C這種東西,出國買還是有後續保固維修的問題,或是版本差異,不過根據經驗來談,還是在地購買還是會比較好。
抱歉,小弟不才,我看了兩次還是不太懂,所以簡單講,台灣賣的比較貴是因為通路模式,通關,還有運送成本所導致的嗎?我其實不覺得有什麼好跟國外比較的,畢竟國家就不同,生活水平及收入水準都不同,就只單比價格似乎不是太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