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Optimus™顯卡切換問題教學[幫忙頂壓]

Optimus真的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東西(技術)。個人認為這個理念是未來的主流,只是初代實在離理想太遠...

ps:以下僅為個人看法,如有錯誤,煩請業內先進不吝指正,謝謝。

Optimus = semi-Automatic Muxless Switchable Graphics

這個automatic只算是半套(semi),透過whitelist/profile/content來判斷,不像Apple new MacBook Pro那樣是真正的全自動。但是這不是NV不想做,是Microsoft不支援。

這已經不是內顯(iGP)vs.獨顯(dGPU)的戰爭了,因為Windows7 & GPGPU的應用,CPU也被拉下水來跟dGPU比較運算能力。

***為什麼Optimus架構不能強制使用獨顯(dGPU)做運算

答案很簡單,因為nVidia不願意做。理由,不知道。
不過,就算NV支援了,這個「使用獨顯(dGPU)運算」和單純的「Discrete Only」或是「Switchable Graphics下的dGPU mode」還是不一樣的。因為,不論是使用CPU/UMA或是dGPU做運算,Optimus架構都是透過UMA連接LVDS display;至於外接HDMI,則因為Optimus版本不同有異。
Optimus 1.0: HDMI via iGP 目前應該所有的Optimus NB都是這個版本,比較省電。
Optimus 1.1: HDMI via dGPU 不過這個好像只有N11M-PT1在用
Optimus 1.2: driver增加Optimus monitor功能
*Optimus 1.0~1.2,HDMI via dGPU會沒有clone mode,所以多數廠商不想透過dGPU


***怎麼看獨顯(dGPU)在執行運算功能?

Optimus 1.0/1.1: 官方有個Optimus Monitor顯示dGPU是ON/OFF。Google一下搞不好會有;不過現在也不用了。
Optimus 1.2: 官方新的verdi driver,在system tray會有icon顯示dGPU是ON/OFF。
Optimus 2.0: 應該同1.2一樣。


個人之所以一直說Optimus有爭議,是因為核心關於video playback部分,是使用者不能自行設定的。就算您自行將WMP or MPC設定為使用獨顯(dGPU),遇到非H.264/VC-1格式的內容時,獨顯(dGPU)並不會啟動。

Asus那個白燈 or 藍燈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行銷訴求,但是看在實際操作Optimus技術的人眼中,會覺得那個有點庸人自擾。不過還好這技術夠新,Optimus Monitor也不是一般人拿得到,所以爭議或許因此還沒有這麼大。
確實理念很好
但是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不只是白名單跟設定檔
NVIDIA有提供一個獨顯是否開啟的判定程式

這新技術是參考內顯的使用負荷
(最新版的驅動有更新監控程式的原因)
比如說當開啟Youtube就會自動轉換成為獨顯
但是對於比較不會使用電腦的初學者來說
這反而變成了負擔

Apple的才是最完美方向

引言:
MacBook Pro
在2010年4月,新的MacBook Pro在配搭GeForce 330M顯示卡的情況下,可以支援Automatic Graphics Switching技術。該技術與Optimus相似,但有一些區別。與PC平台相似,上一代的MacBook Pro已經有顯示卡切換技術,但需要用家自行切換。由於新的MacBook Pro使用了Intel Core i5/Intel Core i7處理器,已集成了顯示核心,顯示卡切換技術因而變得重要。Mac OS X作業系統會自行判斷程式對顯示效能的負載程度。若果系統檢測到軟體使用了OpenGL等API的時候,就會使用獨立顯示卡。與Windows平台不同,在使用獨立顯示核心的時候,集成顯示核心是可以被關閉的

但是同樣的Win7對於這方面的硬支援卻沒有!?
讓個人在重複一下技術層面

引言:
利用Optimus技術後,電腦的顯示輸出永遠都只會通過整合式晶片組的顯示核心。獨立顯示卡的顯示輸出將會被廢掉,有關的輸出亦會傳送到前者。由於顯示輸出的裝置是固定的,所以黑屏現象將會被解決。額外的切換線路亦變得不需要,因為在不需要獨立顯示核心的時候,系統會索性斷絕其電源供應。當系統的顯示負載輕的時候,就會完全利用內置的顯示核心。當負載增加後,系統就會開啟獨立顯示核心作計算之用。協議分工方面由驅動程式負責,NVIDIA聲稱可以兼容所有的API。
Optimus Copy Engine
獨立顯示核心的計算結果,需要從顯示記憶體搬到系統記憶體,以給整合式顯示核心作輸出之用。整個搬運過程由Optimus Copy Engine負責,顯示核心中的記憶體控制器不需要參與這個過程,只需專注圖像計算。Optimus Copy Engine會集成在GPU中。
Optimus Routing Layer
如果軟體要求進行CUDA計算或者利用到DXVA的時候,驅動程式可以馬上喚醒獨立顯示卡。當程式(例如電腦遊戲)包含大量的DirectX指令的時候,獨立顯示核心同樣會被喚醒。
Optimus Software
高負載的應用程序會紀錄在Optimus Profiles中。驅動程式會利用這個Profiles,從而判斷一個程式的負載程度,再決定獨立顯示卡需要啟用與否。透過Optimus Software可以保持Optimus Profiles的更新。Profiles可以由用家自行修改。

在此也可以看到關於這技術的方向
也在此回答你的疑問

Asus的燈光個人認為很簡單的辨識用途
就像是你怎知道微波爐有在運作?
(微波是看不到的)
因為他還加裝了燈讓你知道他確實有在運作
同理可見
此技術還是需要人腦去做判斷
(程式能聰明到都不需要人腦?)
這觀點上可以思考看看
也是這批白老鼠們給予了經驗
才能讓這技術更上一層樓

在此
願各位都能有美好得夜晚
我一直非常注意這篇討論串

看到後來,連我都有點搞混了。INTEL CORE I + NV顯卡 +WIN7

反覆看了兩位大大討論的技術性文章,結果是 OS 出了問題? (因為MAC不會?)

其實到後來我也看的霧煞煞了,對於我們這些臭熱鬧鄉民來說

貼著INTEL 雙核心處理器 NV 獨立顯卡 WIN7的全新體驗

就乖乖的把腰包拿出來去櫃檯簽字(那時候真不會想到這麼多)

這三家堪稱三大龍頭的廠商

怎麼創造出高標榜,低效能的配套?(三張貼紙還大喇喇的貼在我的電腦上面)

而且據上面傳聞,筆電廠商也要取消這項技術了!!!

天啊!那買到這批電腦的人???可以也取消這項技術嗎???有哪一間廠商可以協助???

(筆電廠商、INTEL、NV、MICROSOFT)還是....................小惡魔市集

我也要請消保官主持會議啦>"<


筆誤,編輯修正...
你搞混了 = =
上面是再說Win7 OS內碼沒有寫入關於這技術的跳板方案(更新)
但是在最新的MacBook Pro確有寫入這點

引言:
新的MacBook Pro在配搭GeForce 330M顯示卡的情況下,可以支援Automatic Graphics Switching技術。該技術與Optimus相似,但有一些區別。

這區別就是Mac的成功點
但是Win7卻沒有做這樣的內碼更新
簡單的說確實是全新體驗(全時段內顯體驗!?)
但是要會用
會操作
也真的是"全新的體驗"(從新學起)
@!#@!$@#!#%..........................

但是筆電視不會取消這技術
因為這技術實做出來的效應
確實NB待機時間拉長到"2.5"倍以上
這是其他技術所無法突破的點
(有獨顯耗電量一定高這點)

同樣的
在這買到這批電腦只能說
真的是白老鼠= =
(多少也有體驗到最新技術)
也知道未來的走向
如果有賣股票
個人大概會去買進
因為這技術未來會大紅大紫
但是現在=.=
等他長大吧....
至於你說的取消
就全時段開獨顯
就可以了
基本上分數跟沒有啟動Optimus
沒有差距多少(內顯還會多少幫忙一點分擔)
這點可以從N82jv跟N82jq看的出來
(要將N82jq降頻與鎖核)

個人也是很想抗議
怎出這技術
卻沒有配套措施?

在此
願各位都能有個安穩的夜晚

geraldstukov wrote:
但是筆電視不會取消這技術
因為這技術實做出來的效應
確實NB待機時間拉長到"2.5"倍以上
這是其他技術所無法突破的點
(有獨顯耗電量一定高這點)


癮科技報導

Optimus切換獨顯的時候內顯不會被關掉,會造成無謂的電力浪費。

目前的結果是Optimus的自動切換比手動切換更麻煩與耗電。

引言:
不,其實新的 MBP 用的不是 Optimus
由 Andy Yang 於 4 months 之前發表
文章分類: 筆記型電腦
我們原先的假設是昨天蘋果推出的新 MBP 中提到的「自動顯示晶片切換技術」指的就是 Optimus,但是 Ars Technica 和蘋果詳談後,發現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它是一個類似但功能似乎更強大的系統。簡單來說,Optimus 的「自動切換」其實靠的是存在 Nvidia 的一個大 List,只要使用者啟動 List 上的任何一個軟體,Optimus 就會切到獨立顯卡。但在切過去的時候,內建的 IGP 並沒有被關掉,只是獨立顯卡將畫面複寫過去,造成無謂的電力浪費之外,也容易讓裡面的資料傳輸線路「交通打結」。
蘋果的解決方去是獨家的 -- 只有在 OSX 上才能運行 -- 並且是靠偵測目前軟體的屬性(例如有沒有使用 OpenGL、Core Graphics、Quartz Composer 之類的)來決定要不要開獨立顯卡。當然,獨立顯卡開啟時,它會自動關掉內建顯卡,這也是它號稱有九個小時以上的電池壽命的來源之一。


這也是要克服的缺點之一
看來還有走一段很長的路
但是從這文可以看到
MacBook Pro的技術與Optimus的區別

引言:
蘋果的解決方去是獨家的 -- 只有在 OSX 上才能運行 -- 並且是靠偵測目前軟體的屬性(例如有沒有使用 OpenGL、Core Graphics、Quartz Composer 之類的)來決定要不要開獨立顯卡。當然,獨立顯卡開啟時,它會自動關掉內建顯卡,這也是它號稱有九個小時以上的電池壽命的來源之一。

看來只有Mac可以真正的做到雙顯卡自動切換
等待nV願意跟M$合作做出更好的支援系統
(怎Mac就能自己做出來!?)
看來只能靠nV願不願意繼續開發
(胎中腹死!?)

在此
願各位都能有個美好的早餐
感謝geraldstukov大大也一直關注著個問題

我又有疑問了...

其實後來發現NV Optimus這個技術並不是每台ASUS筆記型電腦都有搭載的

就算一樣是I5 450M + NV 335M 也有區分

華碩不知道有沒有說清楚...

•搭載GeForce GT 325M之ASUS N61Jv
•搭載GeForce GT 325M之ASUS N71Jv
•搭載GeForce GT 335M之ASUS N82Jv
•搭載GeForce 310M之ASUS U30Jc
•搭載GeForce G210M之ASUS UL50Vf
•搭載GeForce 310M之Medion M10B1

這些應該是有使用NV Optimus

其他型號應該是不可以使用這個驅動的...??

所以一樣的晶片卻有分搭載與不搭載(如何分別?)

...NV那邊的驅動程式也分的不清楚(應該說是我看不懂)

另外...新的驅動程式在桌面上的捷徑點選(高效能)不一定會連結到真正的應用程式!!!

這算是BUG吧??

我不知道該不該發表這個回覆 感覺我很笨~"~

kentsky99 wrote:
Optimus切換獨顯的時候內顯不會被關掉,會造成無謂的電力浪費。

目前的結果是Optimus的自動切換比手動切換更麻煩與耗電。
...(恕刪)

癮科技這次是耍寶了,Optimus系統啟動獨顯時,內顯本來就不會也不能被關掉,詳情可以看一下Optimus技術白皮書。Optimus跟所謂的Switchable Graphics,是不一樣的設計。Optimus嘗試解決Switchable Graphics的一些問題,例如後者切換畫面會黑一會兒、硬體必須加入一顆多工器晶片,但是Optimus畢竟是新技術,實作上難免還有一些自己的問題待克服。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33&t=1702960&p=33#21655320
小弟剛剛更新了獨顯及內顯的驅動 但是在開啟天堂2時在登入帳號密碼的頁面出現了"發現不必要的駭客程式" 在未更新驅動前是可以正常進入遊戲的 但是在要進入遊戲登入頁面前 會出現一個英文訊息"The game may not be consistant beacause AGP is deactivated. Please activate AGP for consistany" 須點選確定後才能進入到登入頁面(更新新版驅動後不會有英文訊息) 實在很頭痛呢
shing0000 大大

有關於你的問題
打個比方
驅動軟體裡面有包含這個軟體
NVIDIA OPTIMUS DRIVER UPDATE Win7 64bit
你可以看到

版本
189.79
發佈日期
2010.04.29
作業系統
Windows 7 64-bit
語言
Chinese (Traditional)
檔案大小
85.5 MB

光是檔案大小就將近90 MB
可是這個整合版的
VERDE NOTEBOOK RELEASE 256 Win7 64bit

版本
258.96 WHQL
發佈日期
2010.07.19
作業系統
Windows 7 64-bit, Windows Vista 64-bit
語言
Chinese (Traditional)
檔案大小
143 MB

個人認為因該是都整合在一起
至於你說的
"新的驅動程式在桌面上的捷徑點選(高效能)"
會去幫你測試一下
最近有點忙
抱歉喔

j60435977 大大

在幫你測試問題了
在下載天二的軟體
可能要等一陣子才會有結果
請你稍等一下
來去檢查一下最新版的驅動程式是否有衝突
再者你的系統與型號請問一下

暈頭轉向中...
讓老貓休息幾天吧...

在此
願各位都能有個美好的夜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