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quentinhu321 wrote:
gaming not...(恕刪)


我何時提到ROG是gaming老大哥了?
我回文是針對4F davidl1123兄說找專門的電競品牌MSI或技嘉,
我提出ROG也是電競品牌,且ASUS筆電作很久了不是事實嗎?
ROG在國外不有名嗎? 電競的牌子不算多,ASUS的ROG不單在筆電,
是從Mother Board跟VGA Board開始的,但ROG筆電也很多代了,
這沒什麼好爭的,我只是單純要回說:ROG也是做很久的ASUS專門的電競品牌...

MSI的SSD為3個SSD組成RAID 0, 這的確是他的優勢, 我在8F的回文也有說,
但需不需要由市場決定, 筆電空間就是這麼大,
mSATA放再多也要消費者有用到, 願意用那麼多mSATA的就去買MSI。
但你說趨勢是mSATA愈多愈好,趨勢何在?
mSATA要淘汰改M.2了有意義嗎? 未來性在哪? 未來module改走PCIE interface還在SATA 3.0..
SSD優勢就是快! 如果要消費者全都滿滿的SSD,有多少人買?
這也是為何無論如何都還有顆2.5" HDD在佔空間的原因

另外模具的話我是要回覆無法升級的, 和HDD數量無關,
我要指的是無論CPU或DGPU是否為BGA焊死,對NB升級並沒多大幫助,
BGA是趨勢,Intel及Nvidia的趨勢都是BGA,
換平台線路就不相容,CPU可以換根本沒意義!
筆電一換平台很難相容原本機殼
因為以上原因,如果你懂筆電懂機構的話,ASUS每一代G系列模具都全新的,
"個人是猜測ROG GAMING NOTEBOOK一直在燒錢、沒賺錢 才沒開新的模具"
這只是你的憶測,但明眼人一看就知不是事實,
至於你愛好的多mSATA架構,和模具無關,找ASUS的PM問才知道

另外筆電講求的是取捨,不可能完勝!
空間、重量、散熱、功能性、效能、battery life等綜合評等才是筆電。
不然不會最近出一堆輕薄電競筆電,但有得就一定有捨!
拿GTX880機種比較, ASUS的Battery life多了不少, 散熱也較佳,
尤其散熱對gaming更重要吧! GT70為了間省空間共用風扇,但G750JZ則獨立散熱模組,
就是取捨! 2台拿去高環溫重loading去測試去跑performance就知差異,
更別說GT70才配180W的adapter根本不夠用。
重點是gaming比的就是遊戲效能,G750JZ幾乎完勝GT70,mSATA再多有意義嗎?
如果說這就是你要的,為的就是mSATA,那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要說散熱好不好
不是一開始測試溫度低就是好
能不能簡單的拆背蓋
清理風扇和換散熱膏才是重點!!!

所以建議MSI 技嘉 CJS
這些電競筆電都是好拆背蓋
簡單清風扇和換散熱膏的
ASUS以前設計的筆電
有標示MXM顯示卡的
卻是特殊規格
不能用一般的筆電顯示卡換
如果DM或介紹上沒有註明
或是消費者看不懂
業務一定會利用這點
到時候消費者只能傻眼
為何推那三個牌子也不是沒有原因


因為看網站的拆機
不確定ASUS這台
是否需要從正面整個拆除??
請專業的大大幫小弟解除疑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j16ql3VQYk

不管是影片或是網站的拆機
都是要拆背蓋
看來從正面拆的機率很大






davidl1123 wrote:
要說散熱好不好不是一...(恕刪)


的確能方便拆散熱模組清風扇比較好,
但這並不是散熱的重點...
散熱的重點是散熱模組設計的散熱能力是否能夠解掉IC的TDP足瓦,
很多筆電散熱是不足瓦的,過熱就降頻保護。
跑benchmark 5分鐘10分鐘是看不出來的,
但連續跑個半小時以上熱累積夠了,效能的差異就出來了,
不足瓦的散熱就頻頻降頻,這是就杯具了。

如果機台散熱本身就足瓦,那根本不必換散熱膏,
換散熱膏並不能解決散熱模組不足瓦的問題,時間一長一樣溫度過高!

pendesmix wrote:
的確能方便拆散熱模組...(恕刪)



我的問題只有一個asus這台能不能輕易換散熱膏和清風扇?
這問題沒確認
我沒辦法說想法
,,,,
ASUS G系列 最讓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國內的售價,,,
那種價格我寧可請人代買一台DELL M18 配雙卡回來 起碼保固 規格都大贏,,,


MSI高階機種則是那萬年模組 讓人感到一點進步都沒,,

希望Q3出的龍魂新模組能改變

看看藍天 DELL ~再看看ASUS , MSI




筆電這種東西 攻頂最多大概也只有6個月生命~

davidl1123 wrote:
我的問題只有一個as...(恕刪)


當然不能~
ROG系列要清理 可要有整台拆機的功力,,,
這可不是幾顆螺絲跟幾個卡榫能搞定的~

chunchie wrote:
有MSI商家強調G7...(恕刪)


確實是10月就會發表新的顯示卡了
但是廠商那時候會推出就不知道了
有一點我道是覺得很怪
ROG的產品要賣到那麼低的價格才賣的掉
還有就是你也要看一下規格吧
CPU人家可是4810MQ了價格差距6-7千有吧
RAM人家是32G差了2條也要4500以上了吧
硬碟旗艦機配5400轉的就別講了大約差了700元
SSD的部份就差不少了人家是配3片MSATA的SSD
現在2.5吋的256G SSD 價格也比128G的MSATA高不了多少
SSD部份的價差也有5000元以上
顯示卡4G跟8G的效能是沒有甚麼差拉價格大約也有2000以上
光碟機DVD和藍光燒也有2000的價差
鍵盤一樣會發光但是人家是彩色的且手感比較好就不算價差了吧
6000+4500+700+5000+2000+2000=202000元
價格也沒有比較貴到阿

但是重點是人家的電競產品是越做越好
華碩現在只能越賣越便宜
然後把規格省掉拉價差
華碩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辦法出到頂規的了

講真的微星有辦法一次把所有規格都到位產品還賣的動
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
這樣是全世界沒有幾家做的到的
8156777 wrote:
當然不能~ROG系列...(恕刪)


那這樣就算一開始散熱好
時間久了多少會積灰塵或是毛
散熱效果越來越差
慢慢損耗硬體

難道asus這樣設計
是為了怕消費者去拆機
不小心弄壞硬體嗎?
應該不可能吧
明明能做到的卻搞那麼複雜是為了什麼
感覺便宜買到
然後要花更多錢去維持它
並沒有比較划算

基於
不能輕易的換散熱膏和清風扇
和升級顯示卡
不推~~
而且能換顯卡和不能換顯卡
在價位上本來就有明顯的差別

加上覺得msi不好,還有技嘉,cjs
網友提的dell
只要能符合上面兩點
都是不錯的選擇

尤其對遊戲玩家來說
重點是顯示卡夠不夠力
Cpu再怎麼換好像還是i7
換一個高階顯卡的價錢
算起來比再買一台高階筆電省

不過不管是哪個方法
都是燒錢,只是燒和更燒的差別
因為高階顯卡也要1~2萬
人家開箱,後面盡是嘴戰,請尊重樓主好嘛?
可以不要把別人的樓搞爛,謝謝!
各有各愛好品牌喜好品牌,不需要這樣吵吧?
搞得好像不買MSI筆電是個錯,買Msi不就好棒棒?
我主機板顯示卡筆電都買他的,也不覺得有哪裡好棒棒!
越是過份推崇洗腦我越覺得這品牌噁心!對這品牌更討厭!
ACER我也買一台V3-571g,我也不覺得哪裡不好!
理性客觀點,對你我都好,難道顧客上門買筆電
還會跟她說,你10月再來買,現在買10月你顯卡就變上一代了!
3C不就是這樣?要追新追的完嗎?夠用就好!管他哪代!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錢是樓主再花,可以用欣賞的角度去回文嗎?
kb200163 wrote:
人家開箱,後面盡是嘴...(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
聊到後面是有點爭論
但觀念還是要讓網友知道
不是看規格價錢就好
基本原則有了
選什麼牌子看個人

但我還是要說acer比asus更恐怖
Acer感覺原則是在節省成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