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筆電維修備料不足要民眾不如「再買新的」!

ID_Oxygen wrote:
光到府收送就Dela...(恕刪)


這證明錢也可以買時間
你花點車錢省掉到府收送的時間

沒電腦用很痛苦,我同意
如果東西不會壞,資本主義就倒了
我應該也還在用16位元電腦

一開始有人說
送東西去修花車錢要人家付
會扯這麼遠
我連加班費都沒跟老闆凹了
wind0203 wrote:
s8726413 w...(恕刪)


01.自然損壞或人為損壞是由他們判定,不是由我判定

02.後來早就整台不用了,那台我爸拿去送別人了

現在用HP很快樂,完全不需要去煩惱維修的問題
s8726413 wrote:
01.自然損壞或人為...(恕刪)


01.所以你認為人為損壞也是廠商的問題?
那幹麻扯保內還花四千多

02.用HP的確會很快樂,壞掉請不要去HP板哭哭
2004年在國外買一台 dell 505 至今頭好壯壯
只有2006年在越南因電力供應不穩導致硬碟掛掉
回台花2000多買硬碟花5分鐘自己搞定
其實各類電腦產品客服與維修不佳的狀況
小弟已經在版上見到諸多抱怨了

依小弟本人多年從事資訊業的經驗來看, 服務與維修不良多半是因為廠商的狡獪心態
加上於消費者對於品牌與品質的觀念多半來自精美而誇大的廣告
兩者之間認知早已產生巨大鴻溝, 平時無事...一但有紛爭, 無怪消費者氣憤難平
小弟我到是有幾點這方面的心得, 與各位01好友分享:

1.使用料件成本下降
近年來, 電子業競爭激烈, 加上製造與組裝為求降低成本多半西移大陸
產品為求利潤又是推陳出新, 料件跟品質都是得過且過...處於一種堪用或是保固內的壽命狀態而以
應該有許多年紀稍長的朋友發現, 現在許多電腦零組件壽命遠不如前(尤其是價格較低的零組件)
因為內中每樣電子零件, 都會有一個額定的推論壽命, 命短的採購起來便宜;命長的採購起來就貴
良莠差額可能不大, 但是大量採購與大量銷售的情況下, 就會造成極大的利潤差價(包括使用的外殼塑料 變壓器 連接端子等等)
何況壽命短的料件裝配完畢後, 性能仍然與高級品一般, 只不過它就像煙花一樣...很快就會燒完
而且就算平均壽命未盡, 統計上的相對故障率也是偏高
(可能發生的產品 : 光碟機/硬碟機/掃描器/LCD螢幕)


2.未依照原廠或是安規設計
大多數的電腦廠商, 產品線上產品目前並非全額自行生產, 多半是購入它廠所設計的晶片/晶片組來自行規劃產品
多數的晶片原廠會提供公版線路圖與建議用料規格, 讓生產商自行參照設計產品外型與內裝PCB板路
但廠商為了刺激銷售或降低成本, 多半會:更改料件或換用額外的料件, 大量變動料件的規格與性質, 但其實並無長時間做測試與比較
尤其是產品銷售期的期末, 產品熱潮已過…利潤大為降低, 但仍然必須維持產品利潤比/出清庫存以及盡快騰出生產線, 就會出現大量閹割元件的產品
前者因為只在乎性能而不計耐用度, 所以容易存在元件毀損的問題, 後者極度壓低成本而不在乎堪用度, 故障率也偏高
(可能發生的產品 : 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

3.無誠意的廣告與售後服務態度
近年來電腦產品多數標榜 ”超頻之王”, “比同級產品高出30%性能” “超頻最佳利器” “終身保固”等等, 幾乎都有著巨大紙盒包裝或是保障終生的宣言, 讓消費者覺得豪華非凡 物超所值!!
其實仔細檢視產品說明書, 或是產生異狀後致電廠商, 不是標示 ”超頻使用概不負責”, 就是被服務人員以”非正常使用 不在服務範圍內”來推諉, 這是一種譁眾取寵的宣傳與包裝模式, 不僅浪費資源, 而在產品銷保態度上也是狡猾又曖昧
對廠商而言, 永遠不愁沒有產品可賣, 貨物既已售出, 剩下維護與保固都是削減利潤的討厭鬼, 只有消費者付錢購物後才期望產品低故障 維修簡單順利, 廠商因為每季都有新產品, 只希望消費者盡快掏錢再買新品
尤以雇用的電話服務人員, 雖自稱工程師, 其實多受話術訓練 少有專業技能, 蓋因廠商只要面子不要裡子, 可花千萬廣告 億萬尾牙, 卻吝於聘用專業人才或定期訓練做為第一線服務人員, 以至於售後服務多半如同總機水準 無權無責
(可能發生的產品:各家大小廠)

不務正業的經營與大小眼心態
經濟學說 : 需求創造供給, 這點在3C產品上已經完全被打破了! 大多數消費者購買3C產品時, 多半難以購買到真正有需求的產品, 廠商僅生產有利基的產品, 並規劃有利基的型號與市場分野, 消費者僅能端量自己荷包來從中擇一! 預算高的往往必須做出額外的消費來購買毫無用處的功能, 而預算低的只能購買堪用或是無維修價值得商品
再者近年來上市上櫃公司多半心繫股價高低, 無意於製造業的本業上求精。至於品牌形象可靠廣告與產品外型來打造, 收益可靠壓低產品價格與服務來創造, 遇有整批產品問題時 先隱匿不發, 萬一紙包不住火 再對特定對象補償, 反正消費者多半健忘 何況台灣市場太小 C/P值太低…
網路與新聞上各廠出包不少 各各不小, 君見那位總經理或CEO因此震怒徹查的?

最後, 我必須提醒一下, 將產品買下時並非代表消費者全權同意保固條款, 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 保固條款並非廠商可以任意自定, 必須”善意”符合本國刑法 民法 消保法等等…儘管於上皆盡符合而有紛爭時, 一樣可以由兩造情願和解處理或由法官依照情理做出裁定, 並非不可動搖或是依此證稱消費者全權放棄自我主張…

莫說消費者購買便是默許服務條款, 若條款有違以上法條或是惡意 蓄意規避保固責任, 有違反本國民情與社會風俗習慣者, 就算消費者簽字 蓋章 打手印, 都可能宣告無效論
wind0203 wrote:
01.所以你認為人為...

01.所以你認為人為損壞也是廠商的問題?
那幹麻扯保內還花四千多



你很喜歡把你認為的事情,強加在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是這樣的看法??

我有表達事實的權利

我並沒有說「你認為 我認為怎麼樣 的看法」

難道講個事實也會被 ASUS 禁衛軍 炮?

我「沒認為」的事情,請勿強加上個人言論上
asus=>不用兩年 殼裂 螢幕變黃 =>購買數量20台 故障17台
benq=>螢幕變黃 不用兩年=>購買數量五台 故障4台
acer=>不用兩年 殼裂 螢幕變黃 =>購買數量7台故障5台
vaio=>使用約兩年以上 螢幕沒有變黃 但是電池固定卡榫斷裂 =>購買數量三台 故障一台
toshiba=>兩年內 螢幕沒有變黃卻螢幕閃爍=>購買數量四台 故障一台

以上是我這五年的購買經驗 但我還是會買asus
為啥?維修不囉嗦拉 又便宜

電腦不就是消耗品嗎?


我的筆電也是華碩的啊,用起來很穩,我下次買還是會買華碩的。我買過的的五台筆電都是華碩的。
現在的筆電越來越便宜~

就是表示偷料越來越嚴重嚕.......
一家公司在制定產品價格時,
早就將相關成本精算進去才製定售價,
所以包含幾年保固,
該準備多少備料,
一年內免費維修...etc.
是消費者購買時就已經內含在價格內,
跟佛心無關.

問題是出在訂出的價格有人願意買嗎?
廠商的利潤固定,
不會因為市場售價下降而減少利潤,
按照利潤不變定率/等價交換原理,
售價便宜就要想辦法從其他地方賺回來,
這次是減少備料,
下次是後續生產產品偷工減料,
接下來是共用模具...

利潤下滑到無法由其他地方賺回來時,
就換個產品繼續輪迴,
再教育消費者"這是消耗品".

東西做太好/售後保固做太好,
消費者怎麼願意換機?!
消費者不願意換機,
今年的獲利怎麼達成?

台灣就那幾家大公司,
衍伸的員工及相關供應商就是廣大的消費者,
員工及相關供應商提供原料及服務賺取金錢,
再用這些錢向公司購買產品,
無間地獄...賺錢的永遠是資方.
wind0203 wrote:
一間公司如果賣100萬台就要隨時有100萬片備料
還不一定用的到
我想真的是佛心來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