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職場工作後越來越少碰觸電腦,因為智慧型手機已經滿足了不少上網的需求,當然也因為脫離報告的苦海很久了。有一天打開它,結果就當機了,而且溫度燙到想收手的程度。


MHDD檢測壞軌

筆電硬體配置:
| 型號: | ASUS K52DR (2010/10出廠) |
| CPU: | AMD Athlon II P320 2.1Ghz |
| GPU: | ATI 5470 1GB |
| RAM: | DDR3-1066 2GBX2 |
| HDD: | Seagate 500GB 5400RPM |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會疑問
怎麼不換掉!?
當然除了情感問題之外


還有荷包不爭氣的事實

ASUS K52DR當初購入價不超過2萬,出社會對於筆電只用來線上看影片需求,對於大容量功能實在是用不太到,但用一段時間跑得慢這件事情還可以忍受,畢竟是已滿4年的老機。當藍底白字成為常態時,最終注定是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元凶,經歷一番思索後決定好好的整修它。

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工具和材料是一定要準備好)

處理方向:
1.硬碟壞軌《硬碟更換篇》
更換硬碟。
├ PLEXTOR M6S-128GB SSD
2.溫度過熱《散熱整理篇》
換散熱膏、清理風扇。
├ Pro-Best Y500 日本進口散熱膏
----------《硬碟更換篇》----------
開始動工吧!(動工前必須先移除插頭和電池)

先拆下五顆底殼螺絲

可以看到硬碟本體,拆下四顆螺絲。

將硬碟本體向右推移,就可以慢慢拉上來。

左邊:PLEXTOR M6S-128GB SSD
右邊:原本的舊硬碟,接下來要把它從支架上拆下換上SSD。

將舊硬碟上的支架左右兩側的螺絲卸下(一側2顆,總共4顆)

再將SSD裝到硬碟支架,並將剛剛拆下的4顆螺絲鎖上。

硬碟支架安裝OK

將SSD慢慢的推回去,並將螺絲鎖上。
----------《散熱整理篇》----------

卸下四顆小螺絲,打拆開散熱器鐵蓋

噁心的灰塵堆積物

A:AMD Athlon II P320 2.1Ghz 處理器 (4顆螺絲)
B:AMD 主機板晶片組 (沒有螺絲)
C:ATI Mobility Radeon HD 5470 顯示卡 (2顆螺絲)
D:散熱器與風扇(本體2顆螺絲+鐵蓋4顆小螺絲)

A:AMD Athlon II P320 2.1Ghz 處理器 (拆下4顆螺絲)

C:ATI Mobility Radeon HD 5470 顯示卡 (拆下2顆螺絲)

D:散熱器與風扇(拆下本體2顆螺絲+風扇電源線)

確定螺絲都拆下後,散熱器可以慢慢的拉起。(小心不要暴力拆除,有方向性請發揮愛的耐心)

便宜好用的Y500散熱膏,使用它來塗膜在晶片上

必須清除掉這些硬化的散熱膏,再將Y500適量塗上

用毛刷將灰塵清理乾淨

風扇與散熱鰭片清理後將鐵蓋4顆小螺絲鎖回去

將散熱器組裝回去(確認螺絲都有鎖好、風扇電源有插回去)

將蓋子蓋回去(並鎖回5顆螺絲)
後續安裝Windows 7作業系統與華碩硬體驅動程式的作業,因為不是本篇重點就先跳過。
----------《溫度、硬碟 簡易小測篇》----------

溫度有比整理前大幅降低。

Crystaldiskmark 硬碟測試(All)。

HD Tune 硬碟測試(讀取)。

硬碟剩餘容量(已安裝驅動程式、Windows 7所有更新、關閉系統還原)
| 1.Windows 7 SP1 64位元 家用進階版 |
| 2.Office 2007 Standard SP3 |
| 3.CCleaner、Adobe Reader XI、Google Chrome、Potplayer |
----------《章節小節篇》----------

換上SSD固態硬碟可以說是老機回春術,速度提升有感,雖然裝在速度不怎麼好的老機上顯得浪費,但作文書看影片效能早已實質超越使用的需求,如果你不在意容量,128G的SSD已經有不少品牌已經低於2千可以入手,可以成為不錯的升級選擇。
筆電的散熱系統使用一段時間會堆積灰塵,日積月累會阻礙散熱,造成溫度上升難以降溫,對於筆電的壽命會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顯示晶片、橋類晶片,過熱容易造成故障(可能會無法開機、顯示卡破圖等等),所以散熱一定特別的去檢查。
感謝大家耐心的看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可以鼓勵一下,如有錯誤或建議歡迎交流,來到這個勸敗的聖地很難荷包不受傷,雖然皮夾插了好幾個洞,銅板隨時會有出走的風險,但錢應該堅持花在刀口上,但如果它真的不行了,還是會跳下坑一口氣換掉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