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9 吋 EeePC 上的 20GB SSD 是由 4GB SLC 加上 16GB MLC 組成,由於 MLC SSD 的速度和壽命遠低於 SLC,立即引起恐慌。更有人誤解『MLC 的壽命只有一萬次存取』,『若每天存取三十次,一年便會用完一萬次存取的限額』。
其實,讀取資料次數是無限制的,而一萬次的限制,是『寫入的限制為一萬次』。至於所謂「寫入」,並不是每存檔一次便算寫入一次。SSD 的最小存取單位是 "page",通常一個 page 約儲存 2KB 資料。SSD 每次寫入一個 page 時都要先清除上面的資料,就是 erase/write cycle。但是,SSD 的 erase 不是以 page 為單位,而是以 64 個 pages 組成的 128KB "block" 為單位。所以這一萬次寫入限制是:『每個 block 可以分別獨立寫入一萬次』。
如果不斷重複寫入同一個 block,便會用盡那個 block 一萬次的配額嗎?那樣這個 SSD 不就報廢了嗎?其實不然,一種叫作 wear-leveling 的技術,會平衡每個 block 的寫入次數。寫入資料時會寫入次數較低的 block 或做 block 交換,要用盡每一個 block 的配額其實不容易。網路上的估計是:『每日寫入 1 GB data 的話,一個 8 GB 的 MLC SSD 的壽命可能有 219 年。』
雖然正式使用時間不會那麼久,但是使用到五年應該不是問題,何況一般使用者並不需要太多的資料寫入。所以,SSD 寫入次數雖然是個問題,但也不必杞人憂天的以為一年內就無法寫入資料。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