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上是前幾週,老弟就說想買台筆電然後就開始在找….我自己則是計畫很久入手台T420或是T430~~~~不過礙於價格因素遲遲沒入手,直到前幾天放假,才乾脆約一約去光華那邊比價繞圈圈,想說老弟先找到滿意的機器再說吧~~
然後意外逛到某連鎖店發現T430u在特價,還巧在我的預算之內,而同價位商品還有台 Dell Insprion 14Z 價格相仿,尺寸相當,於是乎…

一口氣買了兩台啦!!

比起T430u,Dell 14Z顯得漂亮許多,不過小黑就是有小黑的美

T430u 剛拿到時,意外發現他非常非常輕,跟以往認識的小黑差很多


我買的是i3版本…同價位的Dell配的是i5..不過我倒是不Care那麼多…真的(哭)桌機i5用了一段時間,還是會覺得i3不是那麼夠....||||


側邊的裝置項目不多,只有SD讀卡機

開關也與印象中的小黑有所落差,似乎也變得漂亮很多!!!

一切都是為了這顆紅點!!!!!!!不過改成孤島式之後不像以往的Thinkpad好打


指紋掃描還有會發光的紅點…其實心裡面還是喜歡以前工作用的純樸小黑機

另一側,耳機與兩個USB還有網路線,電源做在這邊會覺得不是那麼方便….

小黑機的另類功能!!整個攤平!!


後面則是DISPLAY eSata HDMI的連接

再來看看Dell Inspiron 14z 重量比小黑感覺起來輕一點,再來外表也漂亮很多就是

髮絲紋還有Dell的標誌 筆電大部分人看的還是外表啊

右側有讀卡機、耳機、USB…還有光碟機…這是被老弟嗆的第一個點


另一側則是網路、HDMI、USB,還有個疑似發射器的,猜是藍芽吧!!

其實大小跟T430u差不多…鍵盤也是孤島式的兩者扣除紅點似乎都差不多

左邊是開機鈕,右邊有三個快捷分別是:系統設定、多媒體還有一個給使用者自訂功能


鍵盤的感覺打起來還不賴,比起好打出名的小紅點鍵盤,DELL這鍵盤的感覺好像差不多

一些Lock功能的燈號都作在鍵盤上,與下面的燈號指示的燈光一樣,全開在暗處頗有星光點點的感覺,還滿漂亮的!!

觸控板部分,其實會愛用小紅點是因為以前的觸控板都很難用,亂飄亂卡沒反應….這兩天玩這台Dell都沒發生,很棒!!

前面提到的星光點點燈號指示燈,水鑽風吧哈哈哈!!!


老弟這台14z配的是i5…這點一直被拿來噹,尤其是其實我是拿來修圖還有寫3D用…i3跟i5的落差就有點明顯…若非衝著小紅點,其實是真的有點後悔

其實在買NB的時候,弟弟也順勢帶了兩條RAM還有一顆INTEL 120G SSD,反正意思就是要把這台NB弄得超過我的桌機啦..(i5 2400 + 16GB Ram + Intel SSD 80G)他是大概沒算到我有大量的2TB啦!! 不過沒差,秉持著好人做到底,還有研究看看的心態….

買電腦時,碰上特惠,價格便宜外還送了個16GB的隨身碟,San Disk喔!!!會提到他…恩…後詳

Dell官方的備份程式,查資料看起來是說很方便,所以就用下去了!!

這邊會問你要用哪種方式備份,雖然Dell inspiron 14Z有光碟機,不過如果是燒成光碟就太不夠fashion了!!

一開始拿了張8G的卡下去弄…結果要求10G以上!!! 所以送的那張 San Disk就被請出來了!!!

插上前面提到的那張16GB的卡繼續…

備份就開始了… 期間可以縮小作點別的事情打發時間,整個過程約十分鐘


備份完後會跳出隨身碟的資料夾,確定檔案都在沒有出現甚麼問題後就可以關了


Intel 120G SSD + 兩塊 Kingston 8GB的Ram,本來以為安裝難度普普,照著以往將TP大卸八塊的經驗應該簡單才是,不過沒想到Dell這台機器弄得有點小複雜,網路上沒GOOGLE到相關教學文,官方說明書雖然有寫,可是字面描述+圖片有點看不出甚麼…,所以小弟在這邊與各位分享一下過程,難度有,也必須要有相當的耐心才能慢慢地拆解完,一步一步來就對了!

請準備鑷子、可安置螺絲的盒子、中型十字形螺絲起子、雙手洗淨弄乾

先用牙籤或是鑷子將底部幾個小橡膠塞拔起,位於四個角落的大腳不要拆喔!! (我也沒拆…因為根本拆不動XDDD)

然後將Ram的蓋子打開,並將卡住Ram左右兩側的金屬卡榫向外撥開,Ram這時會呈現45度,將其抽離 (Ram蓋的螺絲同時也是固定光碟機的,若只是要拆除光碟機請拆到這個步驟就好)

若要拆開鍵盤或是C件,Ram下面的塑膠紙拉開,黃色貼紙部分有一個螺絲,該螺絲為固定鍵盤的


將光碟機輕輕抽離,過程很和平也很輕鬆,光碟機與機身下的縫隙用指甲稍微推一下,連接點脫離後就不需要使力了

光碟機的位置會看見C件與機框連接的螺絲,該螺絲規格極為特殊!請小心保存

翻回來,看鍵盤部分,會看到在頂端有三處如下圖的長方框,分別位在左、中、右。以鑷子等,輕輕深入往下壓,不要左右搬移,若出力方向正確,鍵盤會翹起,三處相同,不需要左右扳動,這段請慢慢來

此時鍵盤下來了,不要急著抽離,背後還有一排線,將他與機身連接的那個頭(黑色長條狀)向上扳起,線就會脫離。整個鍵盤請務必妥善安置,

接下來有四處類似剛剛鍵盤排線固定的排線,都用藍色頭標記出來了,同樣小心的操作。

整個框架會有四顆螺絲,分別位於觸控板左上、右上,機身左下角、與風扇附近

接著沿著邊緣撥開卡榫們 (光碟機那邊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大卡榫,先慢慢的撥開他們),

會看見左右兩顆大電池與一個位在中間的硬碟,硬碟左右兩側各有一顆螺絲,拆掉後,電池依照圖片角度抬起,然後朝自己身體的後面抽出。


硬碟則平面的向後(身體後方向)抽出

開箱中的開箱,Intel 330系列 SSD 120G


Intel的硬碟外殼是真的很漂亮,恨不得整顆露出來

將硬碟與硬碟架的四顆螺絲分離,分離後不要急著抽出硬碟,硬碟架黑色的部分是類似玻璃紙的材質…很軟很可怕

將他插回去,同時電池也放回去,按照上面的順序倒帶回去

鍵盤排線部分,一口拉著線頭,一手準備將那黑色的頭壓下去就對了,以線頭的白色為準


Ram的部分原廠搭配的是Samsung 4G的Ram,現在來改成 Kingston 16G,原本的塑膠片也要記得黏回去喔!

Ram具有防呆設計,所以應該會是一正一反,角度也會有一片比較翹,就好像翻書的感覺一樣,對正後就可以輕壓下去,卡榫會自己扣起來


接下來的安裝方法也是倒帶囉記得先裝光碟機在鎖Ram的螺絲就是!

安裝完後,就可以正常開機了!,

若你沒有放入光碟或是插入可以開機的USB,他是整個沒有反應的

將前面製作的備份USB拿出來督上去!Windows開始跑了

他會要求你接上變壓器,這邊只能乖乖地接受!

很直覺的點下一步進行

選擇備份的時間點就可以下一步了,記得選擇~~,圖中小弟還沒選XDD

點選 是,繼續 後,整個程序就開始了


在備份途中,我們再來比較一下T430u與14Z,寫到這裡我才想到兩者都是Ultrabook,不過實際上兩者都不薄…雖說不薄也是在兩公分內啦!以螢幕為基準的話,Dell會比較突出一點,鍵盤也離使用者會近一點

厚度兩者相當,蓋上螢幕後Dell Inspiron 14Z稍微勝出,

還原完成後就點選下一步吧!!

接下來會進入新Windows的啟動程序,設定完後就可以準備開始使用了!!


Dell的小工具們,一開始看見會以為觸控嘛也通…結果螢幕沒有觸控功能


Ram跟SSD都正常運作囉!沒進行Windows評分系統,不過開機、轉檔等等的速度不用說..真的很快,甚至覺得我個人的桌電也甘拜下風了…又到了NB超越桌電的時期…(弟弟的謎音:放心,你的NB還在i3…)


再買了兩台NB後,真的覺得以後還是不要太衝動好了,雖然真的覺得小紅點是非常好用而且方便的設計,不過同樣價位相同厚度,還有更好的選擇…光碟機雖然說退了流行,不過有時候會覺得有他比甚麼都還好,一些習慣的操作模式也不需要刻意去適應…性能上的落差就不用提了…

轉角處,Dell這台角角沒那麼銳利,帶出門放心很多…(雖然要把t430的鎂鋁合金尻出一個洞來也滿男的…XD)

謝謝看文~~~ 第一次發這種文,歡迎指教~~~ 謝謝
==================================================================
使用了兩天以來,老弟說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好像機身沒有很密合的感覺
然後我們看了一下換下來的硬碟,發現這好像是7mm的厚度
阿買的ssd 是9mm的....
於是跑了一趟欣亞跟店員反應這件事情,
而店員也沒發現這台機器竟然是9mm的,因為是新進貨的機器
也一直跟我們抱歉,並且提供了兩個選擇給我挑選
第一個是用優惠的價格更換成intel 520 120GB的版本,比起原本定價有便宜一點
第二個就是直接幫我換成美光的M4 7mm 120GB版本,價差由店員吸收掉
所以我們就選擇了第二個方案
雖然多跑了一趟,但是店員態度很不錯,店長也直接出來處理,算是圓滿解決
目前就是趁著七天內繼續測試,除了這個小插曲目前老弟使用的感受都還蠻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