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 系列價格和 S6520 相當,但是它並不是 14.1" 螢幕.
>> Z系列的螢幕是比較小,13.1吋,差一吋,但是Z的解析度是1600x900,畫面比6520的1280x800好不少
2.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 : Z16TN 的機種在處理器規格上,高規機種才等於 S6520 低規的機種.(Z15 系列的低規機,處理器用的是P8400,要賣64800元;S6520A的低階機是P8600建議售價才69800元(資展價比這低);Z16是用P8600處理器要賣74,800元,而S6520B是用T9400建議售價賣79800元) 換言之,SONY 的價位在同規格下,還是賣的比 S6520 來的貴上許多.)
>> P8400 跟P8600的時脈才差0.14Mz 實際上使用感覺不出來,如果6520大方的給P9500那就是大勝了
另外SONY可以用禮券買,有折扣還有週年慶,透過一些手段操作可以省下很多至少我去年買的SZ算下來打了9折,6520的價格很硬,至少我買6510的時候幾乎沒議價空間,入手價跟當時的SZ牌價一樣
3. Z 系列依然沒有 Turbo memory.
>> Z系列是沒有Turbo memory,但Turbo memory在記憶體大於2G的系統下有跟沒有差不多
4. Z 系列的 Web cam 依然停留在 30 萬像素 ( 640 X 480 ),而S6520是 1.3M Pixel
>> 這點沒話說,6520勝,但是一般MSN視迅30萬也堪用
5. Z 系列的 USB 依然是二組,而 S6520 是三組.
>> 沒錯,6520是多一組USB,這就看有沒有需要
6. Z 系列的 BLOOTH 是 2.0 版, 而 S6520 已更新為 BLOOTH 2.1 版
>> 這我就不瞭解2.1版有什麼好處了
>> Z另外的好處有更輕 1.5KG << 6520 的 1.9KG
>> 體積更小,有新的巧克力 full size鍵盤,6520的鍵盤屬於傳統鍵盤,上面的字還會變黑擦不掉
>> 有HDMI,有獨立顯卡,切換不用重開機
>> 鋁合金外殼,更精緻
>> 不過不知道之前SZ電池的問題在Z上面有沒有解決,如果還是一樣,那還是要考慮了
其實我不認為 S6520在那個地方輸 Z 系列耶.
1. Z 系列價格和 S6520 相當,但是它並不是 14.1" 螢幕.
>> Z系列的螢幕是比較小,13.1吋,差一吋,但是Z的解析度是1600x900,畫面比6520的1280x800好不少
>>>相對的,字體也較小,所以眼睛吃力的情形恐怕會更嚴重唄;就像當初的 T24,14.1" 1400 X 1200 的解析度高,但由於字太小,眼睛疲勞度會提升30%以上
2. 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 : Z16TN 的機種在處理器規格上,高規機種才等於 S6520 低規的機種.(Z15 系列的低規機,處理器用的是P8400,要賣64800元;S6520A的低階機是P8600建議售價才69800元(資展價比這低);Z16是用P8600處理器要賣74,800元,而S6520B是用T9400建議售價賣79800元) 換言之,SONY 的價位在同規格下,還是賣的比 S6520 來的貴上許多.)
>> P8400 跟P8600的時脈才差0.14Mz 實際上使用感覺不出來,如果6520大方的給P9500那就是大勝了
另外SONY可以用禮券買,有折扣還有週年慶,透過一些手段操作可以省下很多至少我去年買的SZ算下來打了9折,6520的價格很硬,至少我買6510的時候幾乎沒議價空間,入手價跟當時的SZ牌價一樣
>>所以大大認為Z16會賣不掉囉~~~至少這個樣子比價,才會有相對性的依據.
3. Z 系列依然沒有 Turbo memory.
>> Z系列是沒有Turbo memory,但Turbo memory在記憶體大於2G的系統下有跟沒有差不多
>>> Turbo memory 並不是止有使用在記憶體部份;它涵蓋了 Ready Booster 及 Ready Driver兩個部份來說明.
Ready Booster 可以將系統常駐程式放在裡面,除了執行系統效能較高外,另外可以有效的降低硬碟機讀寫
磁頭的損耗. 要知道 Windows 本身是透過用硬碟當虛擬記憶體;它將常駐程式放在虛擬記憶體裡會增加多少讀寫頭讀寫的次數呢?相對的,硬碟故障機率就可以有效降低.
Ready Driver會提供 HDD 一個緩衝空間(類似硬碟的 buffer) , 讓硬碟把常用的程式透過 Ready Driver的方式放在 Turbo memory裡,可以讓HDD執行的更有效率.
4. Z 系列的 Web cam 依然停留在 30 萬像素 ( 640 X 480 ),而S6520是 1.3M Pixel
>> 這點沒話說,6520勝,但是一般MSN視迅30萬也堪用
>>> 有一點忘了提到,S6520/S6510 的 CAM 是由 Logitech OEM,擁有臉部追蹤的功能.
5. Z 系列的 USB 依然是二組,而 S6520 是三組.
>> 沒錯,6520是多一組USB,這就看有沒有需要
6. Z 系列的 BLOOTH 是 2.0 版, 而 S6520 已更新為 BLOOTH 2.1 版
>> 這我就不瞭解2.1版有什麼好處了
>>>
網路連結 :
http://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index.php?news_id=55151
http://www.csr.com/bt21
CSR率先推出符合藍牙2.1版規格的產品
2007-8-3/ CSR/ 撰文
無線科技專家暨全球 藍牙 連接方案領導廠商 CSR 宣佈CSR藍牙韌體已符合藍牙技術聯盟 ( Bluetooth SIG) 於7月31日所發表的最新版藍牙規格Bluetooth 2.1+EDR。CSR的Bluetooth 2.1產品除了支援高達3Mbps的強化資料傳輸率(Enhanced Data Rate; EDR)之外,同時也讓藍牙使用者更容易搜尋和連接上其他藍牙裝置,並且增強藍牙連線時的安全性與功率效益。
想了解更多關於Bluetooth v2.1規格的資訊請參考http://www.csr.com/bt21
>> Z另外的好處有更輕 1.5KG << 6520 的 1.9KG
>>>那是因為它是 13.3" , 如果真的要以重量考量,那 P8010的12.1" 才 1.288公斤是不是比Z系列更好的選擇??會選 S6520 就是因為它的外瞉是 13.3",並且它塞下 14.1" 的大螢幕.
>> 體積更小,有新的巧克力 full size鍵盤,6520的鍵盤屬於傳統鍵盤,上面的字還會變黑擦不掉
>> 有HDMI,有獨立顯卡,切換不用重開機
>>> 若您本身並不需要以遊戲為主,有沒有獨立顯卡好像並不是那麼重要;另外,以 GM45晶片效能那麼強,和Geforce 8400效能差異並不大.(並且,根據個人得到的訊息,Geforce 9300 = Geforce 8400GS,是 RemarK的;如果這是事實,那麼Nvidia的瑕疵將會多增加一群悲慘的Z系列使用者)
參考文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69207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8&t=704893
>> 鋁合金外殼,更精緻
>>> 富士通也是用鋁鎂合金,並且可以承受單點重壓35公斤,平均面重壓200公斤!!不曉得 Z 系列是否有這個能耐.
參考資料 :
http://www.fmworld.net/fmv/more/made/index.html
>> 不過不知道之前SZ電池的問題在Z上面有沒有解決,如果還是一樣,那還是要考慮了
所有的自信與驕傲,均來自於崇本務實的基礎.
字體可以調整,可以讓眼睛不那麼吃力,不然看2.8吋VGA的手機眼睛不就要瞎了,可以調整到字體更漂亮但大小一樣,這就是高解析度的好處,台灣出的Z是不能選則螢幕啦,不然國外的可以選1366X768解析度,價格少300美金
>>所以大大認為Z16會賣不掉囉~~~至少這個樣子比價,才會有相對性的依據.
Z16不會賣不掉吧,我可以用9折買SONY,但不能用9折買Fuji,況且SONY的銷售比Fuji好太多了
>>Ready Booster 可以將系統常駐程式放在裡面,除了執行系統效能較高外,另外可以有效的降低硬碟機讀寫
磁頭的損耗. 要知道 Windows 本身是透過用硬碟當虛擬記憶體;它將常駐程式放在虛擬記憶體裡會增加多少讀寫頭讀寫的次數呢?相對的,硬碟故障機率就可以有效降低.
Ready Driver會提供 HDD 一個緩衝空間(類似硬碟的 buffer) , 讓硬碟把常用的程式透過 Ready Driver的方式放在 Turbo memory裡,可以讓HDD執行的更有效率.
Turbo memory有沒有用,上google一下就可以找到一堆實測資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google一下
>>>那是因為它是 13.3" , 如果真的要以重量考量,那 P8010的12.1" 才 1.288公斤是不是比Z系列更好的選擇??會選 S6520 就是因為它的外瞉是 13.3",並且它塞下 14.1" 的大螢幕.
不是因為他是13.3吋,才輕,他的輕量化做得很成功,6520系列厲害的地方是在13吋的機殼塞進14吋的螢幕,也就是ultra slim,其實大小兩個機器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說Z的邊匡比較大,6500系列把邊匡縮小到極限,這倒是值得稱讚,但是Z的輕量化確實比6510要高一個等級,要拿P8010比,SONY對應的產品是TZ吧,等級不同比起來沒意思
Geforce 8400效能差異並不大.(並且,根據個人得到的訊息,Geforce 9300 = Geforce 8400GS,是 RemarK的;如果這是事實,那麼Nvidia的瑕疵將會多增加一群悲慘的Z系列使用者)
參考文 :
G9300 是不是 G8400 remark,時間久了自然會有測試資料出來,我是不太相信啦!remark的一測就漏餡了
至於瑕疵問題,我想應該改善了吧!一個問題要錯兩次那Nvdia大概差不多玩完了
至於需不需要獨立顯卡跟HDMI看需要,就好像需不需要BT2.1跟多一組USB一樣食之無謂棄之可惜
>>富士通也是用鋁鎂合金,並且可以承受單點重壓35公斤,平均面重壓200公斤!!不曉得 Z 系列是否有這個能耐.
6510不是全機鋁鎂合金,至少打字區就是塑料,6510大概只有上蓋跟部分底板是鋁鎂合金
我的看法是6500系列的對手其實是SZ,兩台我都擁有過,我認為6510比SZ好些,但全新打造Z出現了Fuji要加把勁才能繼續纏鬥下去
因為對這個品牌有所期待 所以才會作出批評 不然就沒有進步的價值
Fujitsu目前的問題很多 老品牌的問題他都有 當然他也有他絕對的優點
富士通目前在台灣的問題是 1.維修爛 2.價格差 3.造型醜陋 4.規格普
優點為 1.機器穩定好使用 (這點我很確認 至少市面上沒一家比得上) 2.輕 (但是這點很多廠商都做得到)
對於某位 我想回應的是 假設獨立顯卡效能不彰 那還有必要存在嗎 說真的 有獨顯跟沒獨顯 AutoCad跑下去就知道啦 效能天差地遠 假設今天富士通有獨顯 你會把他拱上天吧
還有 富士通的機器還真不是普通的醜 真懷疑機器是不是工程師自己設計 幾乎毫無質感
不可否認 S6510系列的14寸別有創意 但是說真的 機器還是一樣醜
一個好的設計師能讓品質普通的機器 作的有超越本身的價值 SONY就是最佳例子 我對SONY的品質很感冒
但是SONY的質感是Fujitsu比不上的
SONY的企劃(我把設計也放到這領域)遠遠贏過Fujitsu 行銷也贏過Fujitsu
Fujitsu贏的只有機器的製造
結論:Fujitsu真的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問題 不然這個品牌會越做越小 尤其在台灣廠商那麼爭氣的環境下
世界品牌排名這幾年變化很大 Fujitsu可以說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