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Sony Ericsson P800開始進入了單點touch的介面.
一隻藍色小小的筆在那點呀點的. 覺得超方便的!
自起之後擁有觸控介面的手機, 一直成為我的首選.
P900 -> M600 -> iPhone. 都觸控介面.
Windows 7 多點觸控介面的出現, 想敗一台多點觸控介面的筆電想法一直在腦海裡催眠著我. 敗~~~敗~~~…..
我做了一下功課, 比較一下幾台市面上的多點觸控介面的筆電.
Lenovo X200t 1.61 kg/SL9600/4GB 12.1 LCD (TWD 70,000~)
Lenovo T400s 1.77 kg/SP9600/4GB 14.1 LCD (TWD 70,000~)
Dell XT2 1.64 kg/SU9600/3GB 12.1 LCD (TWD 70,000~)
Acer 1820pt 1.78kg/SU7300/4GB 11.6 LCD (TWD 35,000~)
HP TouchSmart tx2-1300/2.0kg/RM77/4GB/12.1 LCD (TWD 33,000~) (唯一有獨顯)
Fujitsu T4310 1.89kg/T6600/2GB 12.1 LCD (TWD 49,800)
Fujitsu T5010 1.89kg/T9600/2GB 13.3 LCD (TWD 69,800)
除了Acer外, 其它都是電容式觸控. 但Acer的解析度是小螢幕裡最高的1366 x 768 Lenovo價格是最貴. 但12.1的LCD來說它最輕, 且8cell 電池可以到10 hrs.
上頭規格可能有差別. 以原廠的網頁為主.
13.3的T5010及T400s是我的首選, 但實際使用後發現T400s不太適合觸控, 因為你點螢幕, 螢幕也會晃動, 除非小力點. 所以我想平板規格的觸控還是比較適合.
幾經波折後, 跟熱心的deleng大問了一下不同後, 決定選T4310, 不過T4310缺貨.
最後我選了日規的MT/E50N也就是T4310 (無webcam版).
價格也是我能接受的.
小小的一個箱子, 記得我7~8年前買的筆電箱子超大的.

全部的東西都在這箱子裡.

Adapter, 觸控筆, 擴充用電池.

低調的白色的E50N, 跟大多數的富士通筆電一樣.

T4310 好像是黑色. 白色的也不錯, 另一種feel.

整盒的說明書, 我都用不到.

還有Recover DVD, 不用錢吔, Lenovo的要錢了.

連電池都MIJ太神奇了.

側面有光碟機, 可以抽換為第二個電池. 及放筆的地方.

正後方有支援VGA, HDMI及1394輸出.

VGA輸出要打開蓋子才看的到.

另一面有散熱口及另外兩個USB接口.

加買的防震套, 居然是Hello Kitty 的….
白色主機+Hello Kitty防震套, 屌吧.

還多一張內裡, 平常用來包電源線, adapter, 或保護上蓋用.

剛好黑白配.

CPU規格
Intel® Core™2 Duo Processor P8700 (3M Cache, 2.53 GHz, 1066 MHz FSB)
這比T4310好一點點. 在耗電量來說25W vs 35W.

RAM規格
年底促銷吧, 所以2G和4G的RAM一樣價錢. DDR3-1066 Mhz.
本體多加2年保固. 變3年. 不過限日本.

晶片組
採用Intel GS45+ ICH9-M南橋晶片的晶片組合

顯示卡
採用Intel GMA4500MHD, 這點上述所有的LAPTOP都一樣, 除了HP.

硬碟效能
Fujitsu 320GB SATA/300 with 8MB cache. MJA2 BH series. 可惜不是CH, CH多了加密功能.

這兩天在忙著別的東西, 還沒時間來check別的. 鍵盤雖然是日文的, 但我都用點的, 我也不打報告. 所以還好.
優點,
但就我想要的觸控功能來說, 它的流暢度跟iPhone有的比.
12.1吋裡, CP值最高的多點觸控筆電,
筆寫的辨識功能真的很強. Wancom 果然不是假的.
FB上的遊戲用點的更方便. 種菜, 養魚, 神來也.
缺點,
這台雖然是網購, 但不能退貨.
裝了兩顆電池有點小重, 單手hold的用電腦有累.
兩顆電池一般使用才能到8小時而已, 1820p一顆就8小時.
Lenovo 8cell還可到10小時.
居然不是那組輕的充電器, 昏到… 這樣出門不就3公斤.
Default 祇有灌日文win 7 home premium, 所以無法像其它機子有的選.
要來買英文版的了.
我沒拍下我使用的畫面, 不過YouTube上有它廣告的.
這台台灣沒有保固, 但我賭上了從我訂這台電腦的那天起.
反正版上其它牌的有保固, 大家也是被氣個半天, 何必呢.


























































































